第74章 再征杭州
汴梁城内的新年确实跟别的地方都不一样。
历史上有种说法是尽一国之力养一城,这肯定是夸张了。
不过绝大数的资源向着汴梁倾斜肯定是有的,光是汴河上源源不断的漕运船就可见一斑。
杨元嗣站在朱仙镇的运河边上,看着神武军的军卒们小心翼翼拿着自己的铠甲装备有秩序的上船。
过年的时候大家齐聚一堂,尤其是七巧等女眷们更是全力的买买买,真正见识了汴梁的繁华。
徽宗在初六的时候亲自赐宴杨宅,尽显荣耀恩宠。
登州众人在汴梁住了一月有余,赵纬纶带着他们踏上了返程。
现在整个汴梁都知道杨元嗣在疯狂追求顺德帝姬,赵金儿反而有些不好意思,整个正月就跟元嗣见了一面。
梁师成这个老狐狸也宴请了杨元嗣一次,却是为了调节他和朱勔之间的矛盾。
杨元嗣带着赵纬纶会面,他早已学会了虚与委蛇,表面上与朱勔尽释前嫌。
陈东也结束了自己的学子生涯,由于没有后台,只混了个国子监学正的八品官职。
杨元嗣屡次劝说他去登州任职,陈东都拒绝了,也不知道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等到过了三月,枢密院决定再次征讨方腊。
这次童贯吸取了教训,听从了杨元嗣的建议,只率领六万精兵出征,力争速战速决。
杨元嗣这样考虑还有一层意思,经过上次的教训,必须要留一支精锐的禁军在汴梁城内,防止再出什么差错。
神武军的重装步兵乘船还是最经济实用的交通方式,登州骑兵还是要走陆路。
杨元嗣将杨信和李继恩送上船,也率领着骑兵们顺着运河边的驿道南下。
方腊被处斩那一刻,杭州城就已经失去了战略意义。
杨元嗣想不通邓元觉再坚守下去有什么意义。
不过很快杨元嗣就得到杭州城内的消息了。
这次童贯的大军驻扎在钱塘江边上,计划休整三天就开始攻城。
陶宗旺早就得了杨元嗣的命令年前赶到了杭州,随行的还有七八个军器监的高手匠人。
他们提前赶到杭州,在赤岸口打造攻城器械。
这一次是陶宗旺亲自监工,他们测量了杭州城墙的高度。
这次建造的是六架巢车,下面有木轮子可以移动。
上面有木屋和遮挡木排,可以容纳六十多人,接近城墙的时候木排放下可容二十个人同时冲锋。
巢车内部又有木梯,后续的勇士可以源源不断的通过巢车冲上城墙。
杨元嗣看到这东西的巧妙设置,叹为观止。
由此可见要是没有那些官僚主义,大宋的匠人还是能够造出好东西来的。
不过他也没有想到,费了大力气造出来这么有用的东西居然没有派上用场。
问题出在了邓元觉身上。
邓元觉出身寒微,不到六岁就父母双亡,被一个老和尚收养才活了下来。
他唯一的愿望就是出人头地,掌握财富和权力。
本来在宝相寺作为住持已经是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可是他却没有一丝出家人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