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来了(第2页)
这位未过门的妻子正带着延庆府上万民夫在河滩上忙碌。
"娘子,"
韩仙走上前去,"先主要运送石弹,一旦开始架桥需要大量石弹压制城头,其他物资可以后续再运。"
白绫抹了把额头的汗水,笑道:"行,我马上安排好。让刘家庄的人先去运送石弹。"
韩仙点点头,目光扫过正在河滩上搬运石料的民夫队伍。
每架投石机至少要备数百枚石弹,这一仗打下来,光是石弹的运输就是个比粮草运输更大的工程。
张克开出的条件确实优厚——免税外加每人每月五斗杂粮,还管一日两餐。
相比于这个时代的徭役标准简直是“胖东来”行为,张克自诩为资本家对比这个时代奴隶主的残酷压榨程度还是过于拟人了些。
张克特意带上白绫、白松亭等延庆府出身的人,并非指望他们上阵厮杀,而是看重他们对当地民力的掌控。
因此,他只能将就一下用延庆府白家堡对当地的组织体系;
这也正是历代皇权不得不依赖地方士绅的原因:在缺乏基层体系的情况下,骤然接管陌生地域的治理,几乎不可能。
若从燕京抽调人手,势必影响燕京的工程进度,新征服的地区人心未附,仓促征调的民夫难以管束,他也不想给那些“存钱罐”机会。
不是什么大族都有机会效力燕山军体现自己统战价值的。
————
扬古利伫立在城楼箭垛旁,他沉默地望着河对岸渐次竖起的攻城器械;
那些从未见过的巨型器械正被缓缓竖起,粗壮的橡木支架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阴影。
"那就是情报里提到的燕山军古怪投石机?"
他低声自语,喉结滚动了一下。
记忆中,代山军报上确实提过燕山军有新式攻城器械,但当时东狄谁也没放在心上。
——燕山军制新式炮车,较常制倍之,射程既远,威力尤烈。
在辽东和燕州的战场上,向来是铁骑决胜,东狄压根就没啥攻城武器发展;
工匠都是俘虏的魏人和曾经伪燕工匠,说白了,东狄的战术核心是步骑兵的快速机动与突袭闪电战,攻城武器太重一向被视为累赘。
"额真,"
亲兵统领图鲁什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让末将带轻骑从西浅滩绕过去..."
扬古利抬手制止,指向远处游弋的燕山骑兵。
"看见了吗?燕山军骑兵的巡逻半径刚好能互相呼应。"
"他们巴不得我们出城。号角一响,这些游骑立刻就能结阵。"
"爱星阿呢?"扬古利转移话题问道。
图鲁什压低声音:"刚睡下。自塔瞻少爷被俘,小主子悲痛过度。"
顿了顿,"兄弟俩从小就要好..."
"让他多睡会儿吧。"老将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明日之后..."
他没有说完,但图鲁什明白那未尽之言。
明日,这座雄关将迎来最残酷的考验。
暮色渐浓,最后一缕阳光斜照在城墙上,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城楼上的火把次第亮起,在寒风中摇曳不定。
东狄守军们沉默地擦拭着兵器,偶尔抬头望向对岸的点点篝火。
没有人说话,但每个人都知道——今夜或许是最后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