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秀肌肉

十月末的燕京,寒风渐起,枯叶飘零。 张克身披玄色大氅,立于高台之上,身旁的高丽使臣洪翼汉不住地摩挲双手,白色胡须在风中微微颤动。

“开始吧。”张克向身旁的亲兵三子说道。

号角声响起,首先经过点将台的是由上万燕山步兵组成的一百个步兵方阵。

“呜呜呜————”

“踏—踏—踏—踏————”

一万名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身上新换发的加厚布面甲在阳光下泛着暗沉的光泽。

每个士兵的腰间均悬挂着制式腰刀,背上背负着强弓硬弩与箭囊。

洪翼汉轻声赞叹:“好一支强军……”

这些布面甲皆是从真定府新运来的,内胆加厚了羊毛,足以抵御即将来临的严寒。

为满足前线日益增长的军事需求,孙长清都派遣章远去找各家大户“化缘”了。

步兵方阵通过后,地面突然开始微微震动。

洪翼汉惊讶地抬头望去,只见远处走来一队队巨汉——那是燕山军的陌刀兵。

一千名身高均在六尺(180 厘米)以上的壮汉组成十个方阵,每人手中握持着近两米长的陌刀。

他们身着精钢冷锻的铠甲,面甲仅露出一双冰冷的眼睛。

内里仅加穿了一件羊毛衫用于保暖,外面披挂着玄色羊毛披风。

这一身装备加起来将近 50 斤,张克只得放弃为他们增添棉甲的计划,以羊毛衫和披风暂作替代保暖。

军中将士所穿戴的步战甲胄,最重不过五十来斤,否则会严重影响作战能力,唯有李玄霸的步战甲可达将近 200 斤。

五毫米厚的精钢甲,即便神臂弩在十步内直射破甲箭,也仅能留下一个浅印。

张克预估,一战前的枪械子弹都无法击穿他的战甲。

这还是在他身高仅有一米六的情况下,若身高达到一米九,估计重量不下 300 斤。

(古代衡量铁甲防护力的标准,除金属材质硬度外,便是甲的厚度,一般在 1 - 2 毫米,局部如胸甲加厚至 3 - 4 毫米)

“这……”洪翼汉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

这些陌刀兵的气势极为骇人,令他忆起中原几百年前传说中的大唐军。

张克适时解释道:“这些是专门用以对付骑兵和破军阵的。一刀下去,连人带马都能劈成两半,步兵方阵更难以阻挡。”

实际上,此次攻打山海关大概率用不是陌刀兵和具装铁骑,但张克特意将他们从延庆府调来;

就是为了展示给高丽使臣洪翼汉看,宗主国适度秀肌肉能够避免很多问题。

接下来登场的是具装甲骑。

两千名骑兵骑着比辽东马更为高大的战马,马匹全身披甲,仅露出眼睛和四肢。

骑兵们手持长槊,腰间悬挂着铁骨朵和钉头锤。

马匹的蹄铁踏在冻硬的地面上,发出令人心悸的闷响。

“这些战马……”洪翼汉忍不住向前走近几步,“比辽东战马更为健壮。”

张克点头道:“皆是从燕山地区精心挑选的良驹,每日需喂食三斤精料。”

最后出场的是四千名燕山突骑兵。

他们同样身着加厚的布面甲,马鞍旁挂着角弓和箭囊。

这些骑兵既能冲锋陷阵,又能进行袭扰,是骑兵中的多面手。

整个阅兵持续了两个时辰。

洪翼汉看得全神贯注,脸上的表情从震惊变为敬畏,最终化作狂喜。

“侯爷拥有如此雄师,何愁东狄不灭!”

洪翼汉激动地说道,“下官这就修书回国,禀明我王……”

张克摆摆手打断他:“不急。待本侯拿下山海关,你可回国亲自禀报,届时我们再谋划明年的登陆反攻。”

洪翼汉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天兵神威,东狄必败!老臣代我王,愿永世臣服天赐可汗!”

洪翼汉凝视着眼前整齐列阵的燕山军,心中暗自称奇。

难怪定北侯能够斩杀东狄大贝勒代山,这般军容的确不同凡响。

他此刻愈发坚信自己冒死代表高丽国王接受册封的决定是正确的。

作为高丽使臣,他本应先向国王请示再做决断——未经国王准许便接受定北侯册封,按律当处以斩刑。

但洪翼汉实在等不及了——他忆起离国前的场景:李倧王于景福宫偏殿,与他割腕歃血。

那匕首划破皮肤的声响,至今仍在耳畔萦绕。

东狄人对高丽的压榨已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甚至连官员子女都能活活饿死。

国王李倧甚至不得不与下臣歃血为盟,方能勉强维持暗中的反狄势力。

所以,当听闻代山战死、东狄大军北逃的消息时,这位高丽二品大员毫不犹豫地主动请缨渡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