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小儿 作品

第395章 考核评估(上)

蒙毅的话音尚在空中回荡,他和王宇昊乘坐的快速扶梯便已稳稳地下降到了天宫站那座宏伟而深邃的巨型船坞。眼前的场景,显然要比之前隔着厚重观察玻璃时所看到的景象,更加震撼人心,也更加令人感到自身的渺小。

在这些庞然大物般的太空舰船面前,人类的身影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那么的纤细,仿佛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船坞内,许多工程无人机在空中穿梭,维护着舰艇,发出规律而低沉的嗡鸣声,一切都充满了未来工业的磅礴美感。王宇昊伸出手指,指向远处那三艘静默停泊的巨型战舰,其中两艘崭新的舰影在灯光下熠熠生辉,他开口道:

“中间那艘体型最大的,想必你应该已经认识了,那就是我们太空部队的旗舰——‘鸾鸟’号,它曾孤军奋战,抵御九头蛇的入侵,其赫赫战功已载入史册。而两侧停泊着的两艘新船,是最新下水的‘应龙’级驱逐舰。它们的诞生,标志着我们太空军力量的进一步壮大。‘应龙’级的主要职责是为‘鸾鸟’号提供远程火力支援,它配备了更强大的能量武器系统,能够在远距离对敌方目标造成毁灭性打击,并尽可能地拦截敌人发射的动能武器,为友舰提供坚实的防御屏障。你看到舰艏那座巨大的激光炮了吗?那是由兵器工业集团研制的大口径激光束主炮,其能量输出功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虽说目前还没有经过与九头蛇这种未知外星文明的实战检验,但若是拿来对付和我们同等级的、已知的敌人,那它的威力应该是绰绰有余了,足以撕裂任何已知合金的装甲。”

两人一边交流着关于战舰性能与战略定位的信息,一边缓步来到了新兵队列的后头。此时,队伍最前头,那些身经百战的前辈们,已经开始向新兵们详细介绍着船坞内的状况,以及即将到来的登舰环节的注意事项。

空气中弥漫着兴奋与期待交织的气息,新兵们摩拳擦掌,渴望亲身感受这些钢铁巨兽的内部。眼看着登舰环节马上就要开始,王宇昊向蒙毅递出了一个告别的眼神,并简短地道了声别。

身为“鸾鸟”号舰载机中队的队长,他的任务并不在这里,他有自己的职责所在,很快便转身离去。而蒙毅则带着激动的心情,继续跟上大部队,与同样心情澎湃的其他新人一起,迈着坚定的步伐,踏入了那艘崭新且充满未来感的“应龙”级驱逐舰的内部。

这艘新生的“应龙”级驱逐舰,其舰员配置与骨干力量的组成,充分体现了“学院太空军”在人才选拔与经验传承上的深谋远虑。目前舰上的军官,主要都是由在“鸾鸟”号上久经考验、战功卓着的功勋骨干提拔而来。譬如那位在之前“九头蛇”战役中表现出色的老当益壮的“鸾鸟”号副舰长,他不仅亲身经历过首次太空战的血与火洗礼,积累了宝贵的实战指挥经验,更在战后修复与重建中展现出非凡的领导才能。

正是凭借这些无可争议的资历与能力,他被破格提拔为这艘新船的舰长,肩负起全新的重任。这不仅是对其个人能力的高度认可与肯定,更是为了确保这艘新舰在服役的第一时间,就能够拥有一位真正懂得如何在复杂而残酷的太空中进行战斗的指挥官,从而迅速形成战斗力,避免新兵上阵的青涩与不足。

而至于新船的轮机长、武器官、导航官等其他关键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各层级的主要技师与操作员,则基本都是从“鸾鸟”号各个部门的副主管或首席技师中抽调而来。这些经验丰富的前辈们,都曾亲身参与了那场惊心动魄的太空战斗,并在战后修复工作中对舰船的每一个系统、每一个部件都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与维护。

他们对舰船系统的工作原理、性能极限以及战术协同的理解,都要高于理论知识所能涵盖的范畴,是真正的实践派。他们的加入,可以快速而高效地搭建起新舰的骨干框架,确保各部门的顺畅运作与无缝衔接。从老船“鸾鸟”号上抽调这些核心人员,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补充新舰的编制,更是为了传承“鸾鸟”号在血战中淬炼出的宝贵经验、战斗精神以及那种永不言败的信念,将老一辈太空战士的火种,薪火相传,点燃新舰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