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699(第2页)
"来人!"他的怒吼惊得看守的士兵差点摔倒,"把所有封条带沙的箱子单独堆放!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许靠近!"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沉闷的爆炸声,火光映红了半边天。赵莽的心猛地一沉——是南门的火药库。
当他赶到时,库房已经化为火海。冲天的热浪中,他看见几个黑影从后墙翻出,其中一人腰间的玉佩在火光中一闪而过——展翅的玄鸟纹,与六年前王家商号的标记分毫不差。"追!"他举枪射击,却被气浪掀翻在地。混乱中,他摸到一截烧焦的账本残页,上面用朱砂写着:"十二月十五,黑石峪,货银两讫。"
回到营房,赵莽在沙盘上标出黑石峪的位置。那是雁门关外一处废弃的矿洞,曾是晋商私运硫磺的中转站。他望着墙上挂着的《九边军防图》,突然意识到这场阴谋的真正目标:不是简单的破坏火器,而是要在腊月十五的大校场上,让所有新式火炮同时炸膛——那时,九边各镇的总兵都将齐聚雁门关。
"陈猛,你带三百死士,扮成商队模样。"他将一枚刻着玄鸟纹的玉佩递给副将,"明日辰时出发,务必在天黑前控制黑石峪。记住,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窗外的雪依旧在下,赵莽握紧从火场里抢出的残页,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六年的追查,终于又摸到了那条藏在暗处的毒蛇的七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
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腊月十四夜,黑石峪的矿洞里弥漫着刺鼻的硫磺味。赵莽潜伏在洞口的雪堆里,看着洞内人影攒动。十几个工匠正在往火炮里填充火药,他们动作娴熟,显然都是行家。突然,一道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火把下——是个戴着青铜面具的男人,袖口露出的刺青正是倭寇"九鬼"家的菊纹。
"点火!"随着一声令下,赵莽率先跃起。火铳的轰鸣打破寂静,子弹穿透一名工匠的咽喉。洞内顿时大乱,倭寇武士抽出长刀,却发现明军的火铳根本不惧严寒,连续发射的铅弹将他们压制在角落里。混战中,赵莽的火铳突然卡壳,千钧一发之际,陈猛的长刀及时架住了刺向他的刀锋。
"大人,看那边!"陈猛大喊。赵莽转头,只见戴面具的男人正往火药堆里扔火把。他毫不犹豫地扑上去,在爆炸的气浪中死死抱住对方。剧烈的疼痛席卷全身,恍惚间,他听见面具碎裂的声音,露出的竟是一张陌生的面孔,唯有左耳后那颗朱砂痣,与当年王富贴身侍卫的特征一模一样。
当援军赶到时,赵莽已经昏迷不醒。他怀里紧紧抱着半截导火索,上面缠绕着染血的玄鸟纹布条。三日后,腊月十五的大校场上,阳光洒在崭新的火炮上,泛着冷冽的光。赵莽站在观礼台上,看着士兵们演示改良后的火器。他的左臂缠着绷带,却依然挺直脊梁。
散场后,他独自来到演武场,在当年试炮的地方埋下一块石碑。碑上没有刻字,只镶嵌着一枚哑弹残片,那些灰白色的大理石颗粒在阳光下闪烁,像是永远凝固的警示。北风掠过雁门关的城垛,卷起漫天飞雪,却吹不散石碑上凝结的霜花——那是岁月刻下的,永不褪色的铭证。
喜欢大明锦衣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