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文 作品

第二百一十一章 始皇帝三十六年冬(第2页)

或者说,公子扶苏还有别的目的。

正想着,就听到矩道:“我们就三块米糕,都被你吃了。”

吕马童道:“我就吃了两块。”

“韩夫子一口没吃。”

“我军中这种米糕多了去了,明天给你带来。”

闻言,矩也不好再呵斥对方了,反问道:“当真?”

吕马童道:“那是自然。”

言罢,矩就接着去准备今天的饭食。

吕马童又道:“我可能要去桂林郡了。”

张良停下书写的动作,抬头看着他道:“你去桂林郡做什么?”

“军中需要人手,我要去桂林郡值守。”

张良道:“公子扶苏与丞相李斯想要治理好南方,就要不停往南方派人,不只是你,这一次肯定还会有更多人去南方。”

“你说对了,确实不止我一个。”

在吕马童的印象中,这个张良是极其聪明的人,他能够从往来关中的文书得知政令的深意,可以提前作出安排,并且他的判断往往都是对的。

吕马童又道:“你应该去咸阳的。”

张良道:“我去咸阳做什么?”

“你的本领用在咸阳城丞相府,一定会更厉害,你天生就是做丞相的人。”

“吕兄说笑了。”张良将书放回书架中,一边道。

“我说的是真的,你这样的人就是天生做丞相的,你的本领比蜀中任何一个官吏都要好,这是县令说的。”

张良蹙眉听着这些话,又看到吕马童瞪着铜铃般的大眼。

还未等对方继续开口,张良又轻咳了两声。

吕马童心虚一笑,道:“县令确实没这么说过,韩夫子你不要瞪我,我就觉得你适合当丞相,那县令还说你看不清时势,我看他才是瞎了眼。”

张良松了一口气,以后不想与这个吕马童多说话了。

吕马童道:“不过你身体实在是太弱了,要是从蜀中再去关中,重走一遍蜀道恐怕会要了你半条命,当初你入蜀中走了一遍蜀道就病了好多天。”

张良道:“蜀道确实不好走。”

吕马童吃了饭就提着他的佩剑要去桂林郡任职了,至少这段时日就不会再见到他了。

矩尽管很讨厌这个吕校尉,可还是送了人家一段路,甚至矩将他兄长送他的鞋履也给了对方。

蜀中前往桂林郡的路也很不好走,矩与张良都见过从桂林郡来的人,身上一块好布都没了。

丛林与高山几乎磨坏在外的每一寸皮。

这一次吕马童去桂林郡值守,肯定也是极其辛苦的,矩给他鞋履,也是希望吕马童能够顺利到桂林郡,一路上走得能够好受一些。

这孩子还是很善良。

张良想起了吕马童的话,你天生就是当丞相的,你应该去咸阳为吏。

始皇帝三十六年冬,当蜀中正在下大雪的时候,其实关中也是大雪纷飞,这场大雪淹没了人们的脚踝,这是近十年来最大的一场大雪。

敬业县,衡坐在老夫子叔孙通身边,目光看着窗外的大雪,沉默不言。

叔孙通道:“别看了,雪这么大你回不去的。”

话音刚落,木门被推开,章敬走了进来,他道:“老夫子暗渠都封起来了。”

叔孙通颔首道:“好。”

最近叔孙通越来越不待见章敬,这孩子长得越大越像章邯。

这让叔孙通在用饭食,总会想到章邯。

尤其是这孩子吃饭时的样子,见到对方碗中的汤水溅到了自己的桌上,叔孙通搁下了筷子,深吸一口气道:“教了你多少次,你吃东西怎还这般无礼。”

衡道:“章敬大哥是饿坏了,老夫子莫要生气。”

见章敬狼吞虎咽就将一碗面吃完,知道这孩子肯定没吃饱,叔孙通就将自己的这碗也端到他面前,又道:“慢点吃。”

“谢老夫子。”章敬嘴里还在嚼着,一边回应。

衡捧着大碗吃着面,眼看着窗台前的积雪也越来越厚了,他道:“田安爷爷一定很高兴。”

叔孙通道:“这么大的雪,他有什么好高兴的?”

“爷爷肯定高兴,这么大的雪一定又冻死了很多匈奴人,每年这个时候爷爷都会炖豆腐庆祝,寒冬时节的炖豆腐最好吃了。”

叔孙通咽了一口唾沫道:“我们还有豆腐吗?”

章敬使劲摇头。

衡明白老夫子的意思,见老夫子眼神多了一些失落,他忙道:“我这就带着章大哥去磨豆腐。”

叔孙通这才满意点头,又叮嘱道:“天冷,不用磨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