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文 作品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不安的楚地

用过饭之后,刘肥就坐在家门前,邻家又有几个妇人前来询问,几人正在交谈着。

听着是在说如今梅雨时节都过了,怎么还会有这么大的雨。

这场大雨让不少地方都闹了水灾,今年这夏天闹心的事太多。

刘肥坐屋门前,听着人们的话语,他的目光看着远处的雨中,幸好这里没有被淹。

不多时,刘肥见到了满脸愁容的父亲。

刘季看到了儿子,走上前又捏了捏儿子的脸,便走入了屋内。

其余的妇人也都离开了,刘肥就听到父亲与母亲的话语声。

从屋外听这些话,声音显得很沉闷又模糊不清,说的是近来各地都遭了大水,不少地方恐怕会不安宁。

而且父亲的话语一再强调这是县令说的,还说要是这个时候萧何在就好了。

说完,坐在门前的刘肥又见到父亲急匆匆离开了。

之后,几乎每天夜里,刘肥都会听到有人从家门前走过,也都是泗水亭自己的乡亲。

母亲近来睡得也比较浅,总是时不时守在窗口。

到了白天,刘肥走出家门如往常一样来到了书舍。

夫子也像往常一样,正在煮着豆浆,

刘肥道:“夫子,怎么夜里总是有人走动。”

荆道:“最近各地都发了大水,有些人家没了粮食,就会有人作乱,这个时候各家都要看好自家的粮食,你父亲是个很厉害的人,他每天夜里都会带着乡里的人守在村子的各个路口。”

闻言,刘肥心里踏实了许多,原来夜里走动的人都是自家乡里的人。

他喝了一口热豆浆,又问道:“夫子会被人抢走粮食吗?”

闻言,荆道:“我这里都是书,唯一能吃的除了豆子,就是你上次送来的鸭蛋,除了这些这里什么都没有了。”

刘肥又是点头。

每天早晨,刘肥都是第一个到。

可能是昨晚这个孩子也没有睡好,他比平常来得更早一些。

荆就让他扫地擦桌打扫课堂。

私下都给他讲半个时辰的课,作为回报。

又过了半个时辰,其余的孩子也来了。

不过,今天也有不少孩子没来,荆也能理解他们没来的原因,各家都在守着自己的粮食。

现在的刘季就带着人守在村口,守自己村子的粮食。

一旦贼寇出现,刘季就会带着人与对方拼命。

这是县令准许的,也是如今的权宜之计。

以至于,现如今各地都风声鹤唳,互相警惕着。

今天又有传闻,说是吴中出现了一支兵马叛乱,送去军役的一支队伍因作乱被秦军杀了。

还听闻齐郡狄县的田氏兄弟起兵造反了,正在与秦军打仗。

这些消息似真似假的都传入了中阳里。

近来,刘季口中总是念叨着一句话,要是萧何在这里就好了。

这也是因为现在的县令,真的不是一个善于做决断的人。

“不好了!不好了!”有人慌张跑来。

刘季见到来人问道:“出什么事了?”

那人先是灌下一口凉水,看着此地的众多老哥哥道:“田氏兄弟被杀了,被琅琊县的县令徐福杀了。”

刘季听到这个消息倒是神色镇定。

这发生在琅琊县的事与他中阳里无关,相差几百里地呢。

不过再一想,刘季忽然想到了一个关联,他与萧何的来信就是通过琅琊县的县令递交的。

这场大水过了半个月才消停,当大水退去之后,人们纷纷又回到了田地里劳作。

这些天,刘季每隔三两天都会看到有秦军路过。

好似这些秦军早就有安排,要不是这些秦军在中阳里以及其余各县走动,说不定这楚地真就乱了。

而这些秦军就像是钉子,让各地的人们不能作乱。

雨季真的过去了,酷热的阳光再一次照在楚地,当田地也出现了干裂之后的白色。

刘季这才长出一口气,泗水亭这两百户人家躲过了这一劫。

如果当初有一伙匪寇来抢他们的村子,他刘季除了拼命真的别无他法了。

在秦律之下,他刘季要是跑了,他也得死。

好在,那些秦军很有本事。

而当大水结束的又一个月后,刘季又从县里口中听到了一个消息,会稽郡的郡守殷通被秦军拿下了。

这个消息更与刘季无关了,他家距离会稽郡也太远了。

不过,向来喜打听的刘季还是多嘴问了一句话,他道:“这殷通是怎么被抓的?”

县令叹道:“皇帝东巡时死了一个博士,这个博士叫做韩终。”

刘季缓缓颔首,状若极其认真,实则心里满腹好奇,希望对方接着说下去。

县令接着道:“秦军追查到了会稽郡,发现了殷通窝藏杀人的罪犯,参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