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没事,我送给院儿里小孩,也当做是支持什么扶贫?” “精准扶贫!”

女干部笑了笑:“对,就冲着这个词,我也想支持一下,鼓励困难的群众通过劳动致富,不知道是省里哪位领导提出来的,非常有格局的四个字。”

售货员正在给女干部装她要的发圈、沙包,一边接过钱,一边要回答说话的时候,就听到了咔嚓的轻响。

两人一起看过去,就看到了李恬对着两人笑了笑。

“《江川日报》的记者,我特地来蹲点这个精准扶贫柜台的,报道明天就会出来了。”

李恬带着照片回到了报社,简单扒拉了一份凉皮吃,就开始写稿子。

第一篇稿子写的方向是著名作家问潭回江川省采风,为乡土文学添砖加瓦。

写了几乎是满满一页的稿子以后,当写到了柳长治家的事情,李恬就停下了笔。

不行,精准扶贫这四个字一出,前面的那些都太过于累赘。

而精准扶贫这个政策,是李恬在去了国营百货商店才知道,那四个字的分量撼动人心。

“我也看过《江川日报》的报道,我单单以为那位傅明彦同志是个很好的作家,没想到他有这样的眼光,能够提出[精准扶贫]这个概念,从这点来看,未来应该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干部,他有原则,又能够在原则内为弱者打开合适的通道,这是一个领导者的素养。”

当时在国营百货商场里,绿色的扇叶哗啦啦地吹着,那个为了支持精准扶贫项目,买了四个沙包的女干部侃侃而谈。

“供销体系能够为精准扶贫开个口子,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措施,对弱者有帮扶作用,又不是一味的给予,而是需要通过劳动换得的,这位傅明彦同志能够提出这样好的方法,真的是一个共产主义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