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闯关厮杀(第2页)

背后剑匣中一道青光冲天而起,正是清虚道德真君镇洞之宝,莫邪宝剑!

剑光如青虹贯日,带着斩断因果、破灭邪祟的无上锋锐,只一闪!陈桐连人带马,被剑光一分为二!

鲜血内脏喷洒一地,这位依仗火龙标横行一时的潼关守将,就此身首异处,魂归封神台!

“杀!”黄天化仗剑高呼。

潼关守军见主将惨死,魂飞魄散。

黄家残部在天化神威鼓舞下,爆发出惊人战力,趁势冲杀。

黄天化剑光所指,无人能挡,竟被他单人匹马杀散关前守军,掩护着父亲与弟弟们,一鼓作气冲过了潼关!

穿云关,巍峨险峻,是通往西岐的最后几道雄关之一。

守将陈梧,正是被黄天化斩杀的陈桐之兄!

闻听胞弟惨死潼关,陈梧悲愤欲绝,恨不能生啖黄飞虎父子血肉。

“点兵!开关!本将要为吾弟报仇雪恨!”陈梧拔剑怒吼。

“将军息怒!”副将贺申急忙劝阻,“那黄飞虎父子新得妖道相助,神通诡异,连陈桐将军的火龙标都被收去。硬拼恐难取胜,白白折损将士。”

“难道就任他逍遥过关不成?!”陈梧怒目圆睁。

贺申阴恻恻一笑:“将军,报仇何必急于一时?末将有一计,名曰‘请君入瓮’……”

他附耳低语一番。

陈梧听罢,眼中怒火稍抑,转而露出阴冷笑容:“好!就依此计!本将要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当黄飞虎父子率残部来到穿云关下时,看到的竟是一番意想不到的景象。

关门大开,守军肃立两旁,不见丝毫杀气。

陈梧一身素服,率众将亲自迎出关来,脸上带着沉痛与·真诚。

“武成王驾临,末将陈梧有失远迎!”

陈梧在马上躬身施礼,语气带着几分‘恭敬’与‘惋惜’,“舍弟陈桐不识天数,冒犯君侯虎威,落得身死下场,实乃咎由自取!”

“末将虽痛失手足,然亦知君侯蒙冤受屈,实乃昏君无道所致!此非私仇,乃国恨也!”

黄飞虎与黄天化对视一眼,皆感意外。

黄飞虎沉声道:“陈将军既明事理,何不开关放行?黄某感念不尽。”

“君侯此言差矣!”陈梧叹道,“放行乃举手之劳。然君侯与诸位将军连日奔波,人困马乏。末将虽位卑,亦知待客之道。”

“已在帅府略备薄酒粗饭,一则替那不肖舍弟向君侯赔罪,二则也为君侯及麾下壮士接风洗尘,略解疲乏。”

“待酒足饭饱,末将亲自开关,礼送君侯西行!还望君侯赏光,勿使末将难做。”

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姿态放得极低。

黄飞虎眉头紧锁,心中疑虑重重。

杀弟之仇不共戴天,这陈梧岂会如此大度?

宴无好宴,席无好席!

一旁黄飞虎的结义兄弟黄明却劝道:“大哥,陈将军言辞恳切,似有诚意。”

“我等连日血战,粒米未进,人困马乏。即便要闯关,也需恢复些气力。不如且入关稍歇,看他如何。我等小心戒备便是。”

黄飞虎环视身边伤痕累累、疲惫不堪的子弟兵,再看看雄险的穿云关,又见陈梧一脸‘诚恳’,心中踌躇。

最终,现实的疲惫压倒了心中的警兆。

“也罢,就看他能耍什么花样!传令下去,入关后人不离甲,马不卸鞍,随时准备厮杀!”他低声吩咐。

于是,黄家父子在陈梧‘殷勤’引领下,带着高度戒备,进入了穿云关帅府。

府内果然摆开宴席,虽非珍馐,却也鸡鸭鱼肉俱全。

陈梧亲自把盏劝酒,言语间极尽‘恭维’与‘同情’,痛斥纣王昏聩,感念黄门忠烈。

黄天化冷眼旁观,手按剑柄,滴酒不沾。

黄家部众也多是浅尝辄止,气氛看似热闹,实则暗流汹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天色渐晚。

陈梧又‘关切’道:“君侯,天色已晚,山路难行。不如就在帅府厢房安歇一晚,养足精神,明日一早,末将亲自护送君侯出关,如何?”

黄飞虎心中警铃再响,正欲推辞。

陈梧又道:“君侯莫非信不过末将?末将可以对天发誓,若存加害之心,叫我陈梧天诛地灭,永世不得超生!”誓言发得斩钉截铁。

黄飞虎无奈,只得勉强应承:“如此…叨扰将军了。”

是夜,帅府东厢房。

黄飞虎独坐灯下,毫无睡意。

窗外月色凄清,隐隐传来巡夜士卒的脚步声,更添几分肃杀。

白日里陈梧那看似真诚却暗藏机锋的话语,席间那些虚情假意的劝慰,还有陈梧眼中偶尔闪过的寒意,都让他如坐针毡。

家仇国恨,如山压顶。

爱妻贾氏坠楼时那绝望的眼神,妹妹黄妃被摔死时的悲鸣,结义兄弟黄明、周纪被火龙标焚身的惨状,失散多年却因家仇而戾气冲天的儿子天化……

一幕幕惨景在脑海中翻腾。

他提笔蘸墨,胸中块垒难消,在灯下挥毫,悲愤化作诗句:

“七世忠良辅商汤,”

“征尘血染旧戎装。”

“摘星楼陨贤妻泪,”

“鹿台阶碎诤妹殇。”

“君昏岂辨狐媚影?”

“臣叛焉为不义郎!”

“此去岐山非末路,”

“他朝定教佞臣偿!”

墨迹淋漓,字字泣血。

笔落,掷于案上。

黄飞虎长叹一声,吹熄灯火,和衣而卧,枕戈待旦。

他心中清楚,这穿云关的夜晚,注定漫长而凶险。

陈梧的‘诚意’,恐怕就是这死寂夜色下,正在悄然收紧的绞索!

而此刻帅府深处,陈梧与贺申正对着一张帅府地图密谋,脸上尽是狰狞。

无数引火之物已被秘密堆放在东厢房四周的廊柱夹墙之内,只待三更梆响,便是烈火焚城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