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登基称帝】(第2页)
“从此不再做人质,不做棋子,也不做磨刀石。”
风大了,他裹紧斗篷,转身离去,步伐坚定,一如当年踏入宫门时的模样。
只是这一次,他是自由的。
……
……
御书房里,窗纸透着微弱的光,范清越独自一人坐在案前,面前堆满了奏折,像一座座小山。
他拿起一份,刚扫了几眼,眉头便皱了起来。
国库空虚,赋税难收,边关又告急,军饷迟迟未拨。
他揉了揉眉心,心里一阵烦躁。
“这般下去,终究不是办法。”
他喃喃道,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他本不愿多管这些琐事,只想做个逍遥皇帝,如今却被这政务逼得连片刻安宁也没有。
他望着那一摞摞未拆的奏章,像是看着无数张贪婪的脸在朝他笑。
“罢了,既然如此,我倒不如找个能人来替我料理这摊子。”
他说着,语气却有些苦涩,这皇帝真不好当。
然而,国库的问题迫在眉睫,不能再拖。
思来想去,他忽然灵机一动,想起一个老法子……查贪官。
他提笔写下圣旨。
字迹虽不甚工整,但那句“一经查实,抄没家产,充入国库”却写得极重。
仿佛要把那些蛀虫一笔划死。
圣旨一下,满朝震动。
那些平日里鱼肉百姓、中饱私囊的官员,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
有的连夜收拾细软,打算逃亡。
有的四处打点关系,想要求条生路。
更有甚者,直接上书辩解,说是“冤枉”。
可最让范清越恼火的,是一群来自世家大族的言官。
竟接连上疏,说什么“此举有损国体”,说他“轻信谗言,失君道”。
范清越看着那些措辞恭敬却字字锋利的奏折,笑了一声:
“他们口口声声为国为民,实则护的是自己那一亩三分地。”
休要以为世家大族会感恩戴德,助他稳固江山。
这些人早把朝廷当成了自家后院。
任由子弟横行,田产遍布天下,银钱如海。
而今他一动手,他们反倒跳出来指手画脚。
“好得很。”范清越站起身来,目光冷峻,“既如此,那我就先从你们开刀。”
他召来刑部尚书与大理寺卿,下了密令。
不出三日,京城便风传:某位世家子弟贪墨边疆粮草,已下狱。
又有某公私下勾结外邦,图谋不轨,证据确凿,抄家问斩。
一时间,京中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昔日门庭若市的府邸,如今门前冷落,连仆人都走得七七八八。
街头巷尾流传着一句话:“皇帝动了真格,谁也保不住。”
范清越站在御书房的窗前,看着宫墙下的风卷落叶。
他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叹了一口气。
当上皇帝,只是一切的开始。
想一统天下,完成太平盛世,这很难。
绝不是三言两语,一个愿望,就能轻易做到。
需要做的事太多。
“接下来,需要稳固庆国朝堂,再议与北齐合并之事。”
“可想而知,阻力定然很大。”
思索之间,有侍女汇报。
“陛下,长公主来了。”
范清越登上皇位后,李云睿便又回到皇宫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