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李云睿:做什么都行,做你行不行】
京都。
朝堂之上,风声鹤唳。
百官如墙,立于丹墀之下,皆面带怒色,齐声弹劾范清越……此人气焰滔天,竟无圣旨而斩杀乾州近千官员,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弹劾之声,如潮水般汹涌而来,以太子为首,亲自出列,朗声道:
“臣请陛下明察,范清越擅权滥杀,有违国法,实为祸根!”
其言铿锵,似铁石相击。
庆帝坐于龙椅之上,面色不改,目光如炬,缓缓扫视百官,最后停在太子身上,又转向陈萍萍。
后者身着黑袍,面色冷峻,手中握一卷文书,如鬼手执生死簿。
陈萍萍微微颔首,道:“无一杀错。”
百官哗然,太子更是一脸震惊,欲再辩,却被皇帝陛下一声喝止。
范建站出来,他乃当朝重臣,挺直腰杆,厉声道:
“乾州官场积弊已久,贪腐成风,若不快刀斩乱麻,何以震慑宵小?
范清越是钦差大臣,自有陛下亲授密旨,可先斩后奏!
诸位大人不明实情,妄加指责,岂非自取其辱?”
庆帝一笑,望向众人,缓缓开口:“既然尔等执意弹劾,想必是对乾州灾情,颇为轻视。”
言罢,袖袍一挥,下令:“今日凡参与弹劾者,抄没家产,尽归赈灾之用,罚俸三年,不得异议!”
话音未落,满殿鸦雀无声,如寒夜霜降。
至于太子,庆帝语气更为严厉:“东宫积蓄,半数充公,禁足一月,闭门思过,专心读书。”
太子面色惨白,嘴唇颤抖,正欲争辩,皇帝却已不再看他,转身从案上取出一卷奏折,掷于殿下,冷冷道:
“乾州大旱,饿殍千里,百姓易子而食,知州却仍有百万白银献与太子,好手段,好心肠!”
太子扑通跪地,连连叩首,声音哽咽:“儿臣不知……儿臣绝未收受如此巨款!”
陈萍萍手中又递上一沓书信,纸页泛黄,字迹斑驳,却是东宫与乾州知州往来的铁证。
字里行间,皆是勾结之辞,私交之密,银钱往来,清晰可见。
“父皇……”太子喃喃,面色苍白如纸,似觉天地俱塌。
庆帝目光如电,冷冷吩咐:“仗责二十,即刻执行。”
两旁侍卫应声而出,将太子按倒在地,皮开肉绽之声,在朝堂之上回荡,凄厉哀嚎,撕心裂肺。
百官不敢出声,连二皇子也始终沉默,只静静看着这一切,眼中似有一丝得意闪过,却掩得极深。
乾州之乱,终成一场风暴,吹散了东宫的光环,也动摇了太子的根基。
而那千里之外的灾民,是否因此得以苟延残喘,无人知晓。
唯有一点,天下皆明:君王之怒,胜于雷霆,朝堂之争,血雨腥风。
在这庙堂之上,谁又能真正全身而退?
……
……
乾州大血洗后,官场翻新,换了新人。
范清越自上任以来,名声便如春雷滚过儋州,百姓难民口中皆称其为恩人,言语间夹着几分敬意、几分畏惧,也带着几分期待。
这日,他立于城楼之上,风从远方吹来,卷起衣角,却未曾拂动他眉间的忧虑。
李云睿站于一旁,目光落在范清越脸上,试探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