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疾行如风·夏侯渊(第2页)

慕容恪和慕容垂很克制,没有纵兵追击,任由其撤退。

毕竟对面的将领不少,他们两人冲上去,未必能占到什么便宜。

……

长安城,天策府。

“即日起,毛阶任吏部郎中!”

“王朗任礼部郎中!”

“邓艾调入安州军团,任副将一职!”

“郭淮调入漠北军团,任副将一职!”

“曹真调入兖州军团,任副将一职!”

侍者站在李玄身旁宣布任命。

“谢侯爷封赐!”

众人依次出列谢恩。

李玄望向众人,神情如常。

一回到长安城,他便展开第二轮温水煮青蛙。

之前待在豫州,目的是稳定人心,以及提防关中的赳赳老秦或荆州战况有变。

可如今豫州各项事务皆趋于稳定,李玄也就没必要继续坐镇紫云城。

等到群臣散去,程昱才递上一封来自漠北的战报。

“经多次试探,目前已大概摸清前燕大军的底细。”

“慕容恪和慕容垂如今麾下各有一支精锐,兵力大概有三万人。”

“而慕容皝的禁军则有两万余人,皆是从各部提拔上来的骁勇之士。”

“此外,慕容恪在前年领兵出征,攻占鲜卑慕容氏十七部,获人口数十万,牛羊百余万。”

“因此,要是他们举全国之力抵御我军,大概能再征兵二十余万。”

实际上,前燕也就是对比长安城的国力才稍显孱弱。

真要比的话,如今的前燕便相当于巅峰时的齐小白。

要不是因为李玄,慕容皝等人绝对能动摇华夏对北疆的控制。

荀攸沉吟道:“比起兵力,更麻烦的是补给问题。”

李玄南下扩张一路所向披靡,核心便在于水路补给十分方便。

他的禁军就算不用传送阵,直接走水路,实际上也用不了多久。

粮草,兵甲,攻城器械等军需也一样。

所以除非用更强的军力压制李玄,否则跟他打持久战或攻坚战,基本上就是嫌命长。

毕竟谁也架不住一天到晚用抛石机轰炸城墙,毅力再强的士兵也会被外界压力渐渐击溃。

然而,北疆则不同。

大漠没有水路,更没有官用驰道,补给线的维护成本起码也要翻个两三倍。

杜如晦出列道:“兵部为此已制定两套应对方案。”

“一是在大漠建立要塞。”

“既能用于囤积粮草和兵甲,更能当作信标,降低大军在大漠中迷失方向的概率。”

“二是出奇兵。”

“一面与慕容垂,慕容客两人会战。”

“一面直扑北龙城,攻破前燕首都,生擒慕容皝,瓦解慕容垂,慕容客麾下大军的士气。”

漠南有一座龙城,如今已成为燕山以北的行政中心。

而杜如晦口中的北龙城则是前燕首都,乃是与慕容皝一同降临的主城。

如果李玄在上一战被慕容垂,或慕容恪击败,漠南的龙城就会被称为南龙城。

然而,上一战的胜利者却是李玄,所以前燕的首都也就变成了北龙城,气势上就要弱上一筹。

蒋琬担忧道:“既然是要塞,便要屯兵。”

“而且初建时,更要防止慕容垂等人领兵前来破坏。”

“真要执行第一套方案,战术上是很稳,可却需要征召更多的士兵参战。”

他不担心长安城是否有能力在大漠内建造要塞。

因为大漠面积虽然扩张了两三倍,可其中却多了不少绿洲。

只要将其占领,不说在上面修建要塞,如果时间足够,城池都能建起来。

然而,慕容垂等人却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把补给线建立起来,绝对会出兵加以阻拦。

如果要与他们对抗,便需要调兵抵御,或是派漠北军团和北地军团一路保驾护航,保证计划顺利实施。

计划是好计划,风险也非常低,可投入和产出比的不均衡却是硬伤。

因此,蒋琬身为户部侍郎,自然担心李玄把家底打空。

可李玄却在众人讨论之际出言道:“不如两套计划一同执行?”

话音刚落,众人脸上纷纷露出思索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