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恢复生产
你们看这里。张凤兰突然指着电路板边缘。她的手臂上缠着绷带,是抢救账本时被烫伤的。在那个不起眼的角落,几个微型焊点之间,竟然形成了某种规则的几何图案。 林卫东倒吸一口凉气:这这像是
量子隧穿效应。秦浩轻声说出了一个1985年绝大多数人听都没听过的名词。父亲临终前反复念叨的就是这个词,笔记本最后一页那个奇怪的电路图,正是为了产生这种效应而设计的。
厂房外传来卡车的轰鸣声。王老承诺的重建援助到了——两辆我用卡车停在废墟前,跳下十几个穿蓝色工装的年轻人,动作整齐划一得像是在操练。
电子工业部派来的技术员。带队的是个三十出头的方脸汉子,自称姓赵,说话时腰板挺得笔直,怎么看都不像普通技术工人,负责协助东方电子恢复生产。
秦浩注意到这些人搬运设备的手法异常熟练,而且对电子元件的重视程度远超商业考量。当其中一个技术员不小心摔了一盒电容时,赵队长眼神凌厉得能杀人。
王所长让我转交给你。赵队长趁没人注意时塞给秦浩一个牛皮纸信封。里面是一张黑白照片——年轻的秦德凯和王振国站在某个实验室里,背后黑板上写满了方程,最醒目的是一行文字。
照片背面用铅笔写着一行小字:火灾非意外,技术已泄露,速研照片中黑板内容。
秦浩的心跳加速。他父亲在二十年前就开始研究量子通讯?这远远超出了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甚至在国际上都属于前沿领域。
秦浩!张凤兰的喊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工商局来人了!
出乎意料的是,这次来的不是刘科长,而是一位姓李的副局长,带着几个干部模样的中年人。他们一下车就开始拍照、做记录,态度严肃得吓人。
秦同志,经查这场火灾涉嫌人为纵火。李副局长开门见山,市里很重视,决定特批你们在科技园临时用地,优先恢复生产。
秦浩愣住了。这种待遇对一家私营小厂来说简直不可思议。当他看到李副局长和王老派来的赵队长交换眼神时,才明白这背后的政治力量在运作。
当天下午,东方电子全体搬进了科技园一栋崭新的厂房。说是临时用地,面积却是原来的三倍,而且配备了进口的通风系统和消防设备。更令人惊讶的是,地下室被改造成了标准的防静电实验室,墙上还挂着科技报国的标语。
这哪是电子厂,简直是研究所。张凤兰摸着崭新的工作台,小声对秦浩说,那个王老到底是什么来头?
秦浩没有回答。他正忙着对照父亲的照片研究黑板上的方程。那些复杂的符号中,有一个结构引起了他的注意——它描述的是如何通过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激发石英晶体的量子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