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定价(第2页)

肯定是杨铭佑那王八蛋!张建军气得踢翻了凳子。

秦浩没说话,默默检查着库存的零件。他们最多还能撑两周,之后就得停工。

正当两人一筹莫展时,仓库门被推开,一个意想不到的人走了进来——苏梦,那个《科技日报》的女记者。

秦工,好久不见!苏梦笑着打招呼,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听说您创业了,特地来采访!

秦浩苦笑着指了指空荡荡的仓库:如你所见,小作坊而已。

苏梦却对简陋的环境毫不在意,兴奋地围着那台样机打转:这就是您自主研发的中文系统?太了不起了!

采访过程中,秦浩无意间提到了原材料被卡脖子的事。苏梦的笔停了下来,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深华电子?杨铭佑?她若有所思,我最近正好在做一个关于民营企业不正当竞争的专题

两天后,《科技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科技人员下海创业遭遇围堵》的报道,虽然没有点名,但业内人士一看就知道说的是谁。

报道见报当天下午,电子市场的摊主们突然又有货了。张建军兴冲冲地买回一大包零件,拍在工作台上:那小记者真有两下子!

秦浩却皱起眉头:我们欠她一个人情。

怕什么?张建军不以为然,记者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一周后,苏梦再次造访,这次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区政府办公室需要一套文字处理系统,预算三千元。我推荐了你们。

秦浩和张建军面面相觑。三千元!这几乎是他们两个月收入的总和。

但是苏梦有些为难,他们要求一周内交货。

没问题!张建军抢先答道。

等苏梦走后,秦浩才说出担忧:我们现在的系统还不稳定,打印速度也太慢

那就改进啊!张建军拍着秦浩的肩膀,你不是天天念叨要优化算法吗?

接下来的七天,两人几乎没合眼。秦浩重新编写了核心程序,张建军则想方设法搞来了一台二手点阵打印机。交货前一天晚上,系统终于能稳定运行了,虽然打印一份文件仍需要近十分钟。

区政府的工作人员对这套粗糙的系统将信将疑,但当它成功打印出一份红头文件时,办公室里响起了掌声。

太神奇了!办公室主任握着秦浩的手说,比打字机方便多了!

这笔生意不仅带来了急需的资金,更重要的是为星辰电子打开了局面。很快,附近几家单位都找上门来,要求定制类似的系统。

六月中旬的一天,秦浩正在调试第五台机器,仓库门再次被推开。这次来的是李薇,手里拎着一个保温桶。

听说你们最近很忙,她有些不自然地说,我我炖了点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