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驳回(第2页)
咱这国产硅片,表面氧化层厚薄不均,杂质形态跟进口的都不一样!光知道照本宣科,洗出来的片子,看着光溜,里头埋着雷呢!”
他又指向旁边王院士团队提供的工艺参数表:“还有这扩散温度曲线!死板!国产炉子升温慢,降温更慢!热惯性大得跟头老牛似的!按这‘标准’曲线走,炉温还没稳呢,时间就到了!能均匀才见鬼了!”
周文兵的话,像一把生锈却锋利的锉刀,瞬间剖开了问题的核心!不是设备不够好,不是硅片不够纯,而是王院士团队带来的那套基于进口设备和材料的“标准”工艺,与东海厂现有的、由国产设备和材料拼凑起来的“混合”生产线。
发生了严重的水土不服!新来的技术员迷信“标准”,对设备特性一知半解;老工人经验丰富,却被排除在“标准”流程之外,有力无处使!
秦浩和王晓军都沉默了。争吵的火气瞬间被一种更深层次的无力感和方向性的迷茫所取代。
示范线的建设如火如荼,代表着未来和希望。但眼前这条维系着生存和订单的“混合”生产线,却如同一个布满暗礁的险滩,随时可能让刚刚起航的东海电子触礁沉没!
“那……周师傅,您说怎么办?”王晓军的语气软了下来,带着一丝求教。
“怎么办?”周文兵瞪了他一眼,“凉拌!新炉子新硅片没到位前,就得靠老办法续命!”
他走到那台国产二手扩散炉前,粗糙的手掌拍了拍冰冷的外壳,像拍着一个老伙计的肩膀,“摸透它的‘脾气’!
升温慢?那就提前预升温!降温惰性大?那就分段缓降温!
硅片杂质分布不均?”他拿起一片硅片,手指在边缘几个区域点了点,“重点区域,在扩散前,用低浓度氢氟酸局部‘啃’一下!
把杂质多的皮‘啃’薄点!这不比你们那‘标准’清洗强?”
“局部处理?这……这不符合工艺流程啊!王院士那边……”王晓军下意识地反对。
“管他什么院士流程!能做出合格片子才是硬道理!”
周文兵不耐烦地打断他,目光转向秦浩,“浩子,你是掌舵的!得拿主意!是死抱着那套‘洋标准’等死,还是让咱这些‘土郎中’再试试‘偏方’?”
秦浩看着周文兵那双充满实战智慧的眼睛,又看看王晓军脸上残留的犹豫和那套崭新的金丝眼镜,再看看工作台上那片承载着订单和信誉的硅片。
巨大的压力让他太阳穴突突直跳。一边是代表着未来方向的“标准”和权威,一边是无数次在绝境中证明有效的“土法”和经验。
向左?向右?每一步都可能是深渊。
“试!”秦浩猛地一咬牙,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周师傅,按您的思路,带人重新调整清洗和扩散工艺!王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