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正确引导(第2页)
旁边,几个女工戴着放大镜,在强光台灯下,用细如发丝的钨钢探针,屏息凝神地对刚蚀刻完的硅片进行人工目检,动作轻微得如同绣花。
整个仓库,像一台被强行注入狂暴动力的、濒临极限的老旧机器,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
改造设备的金属撞击声、焊接的滋滋声、电机的嗡鸣声、甩胶机的离心声、工人急促的指令和喘息声……
汇成一股巨大而混乱的声浪,冲击着每个人的耳膜和神经。
这是将“土法炼钢”推向极致的疯狂!用特批的经费买来的关键“新零件”,强行塞进老设备的躯体里,试图榨取它最后一丝潜力,支撑起一条脆弱得如同蛛丝的量产线!
“秦工!三号炉温控还是不稳!新装的探头数据跳得厉害!”一个负责调试扩散炉的老师傅抹着汗喊道,声音带着焦躁。
“查接地!查信号屏蔽!所有线缆用铜箔包起来!再不行,用老周那个‘土温控’方案,手动微调补偿!”秦浩头也没抬,眼睛死死盯着乒乓球桌上摊开的一张巨大而复杂的《“东星一号b”量产工艺流程与关键控制点图》,手中的红蓝铅笔飞快地在几个标红的环节做着标记。
“王工!胶膜厚度又超了!离心时间还得减!”负责检测的女工举起一片硅片,对着强光焦急地喊道。
王晓军脸色苍白,冲到甩胶机旁,看着参数记录,又看看秒表,烦躁地抓了抓头发:“妈的!这破机器速度不稳!卫国!你那边的伺服驱动板调好了没有?甩胶机的电机转速波动太大!”
“在调!在调!电压不稳!干扰太大!”李卫国那边的声音带着哭腔。
巨大的压力像无形的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改造的阵痛、新旧设备不匹配的冲突、精密操作对工人极限的压榨……每一个环节都在发出痛苦的呻吟。距离首批五千片订单(来自林振华协调的某关键通讯设备研究所)的交货期,只剩下不到二十天!而他们,连一条能稳定运行的实验线都没完全打通!
“浩子!”杨国斌拿着一份传真,脚步踉跄地冲了过来,脸上毫无血色,声音都在发抖,“沈逸!沈逸的东南铝业……刚刚通知我们……之前赊购的那批高纯度硅片……断供了!”
如同晴天霹雳!
仓库里瞬间死寂!所有的噪音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掐断!工人们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愕然、震惊、绝望的目光齐刷刷投向杨国斌和秦浩!
硅片!没有高纯度的硅片,所有的设备改造、工艺优化、工人的汗水……全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是釜底抽薪!是沈逸在资本层面的致命一击!
“他……他说我们厂财务状况不明,存在重大风险……要现款现货……否则……”杨国斌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