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勘察评估(第2页)

这些生产线,是东南铝业旗下一个二级制造企业生产的,技术和设备都属于最先进的,而且还采购了大批的生产设备。

这五个亿,足以维持东海电子三厂运营半年左右,半年后再换新生产线,这个速度绝对够快了。

沈逸决定在东海待半年,半年内,要让东海电子三厂焕发生机,恢复正常运营。

这天晚上,沈逸又在酒店宴请胡志雄、王晓军和赵铁柱等谈判专家,商讨东海电子三厂的未来规划和具体经营方案。

沈逸向东海电子三厂注资两个亿,占股25,这么高的价格,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第二天,沈逸就返回了江州。

第三天,腾逸集团派人来接管了东海电子三厂,开始大规模地组装设备,

按照合同规定,沈逸将与东海电子三厂共同承担东海电子三厂的债务。

沈逸将自己的私人财产,包括银行卡里仅剩下的八百多万存款,全都兑换成了现金。

总额六千五百万,全都打入了东海电子三厂的帐户里。

东海电子三厂的债权人变更为腾逸集团。

秦浩接手了这家破败的电子三厂,他原本计划把这里改建成一个高科技园,建设高端电子产品研究中心。

沈逸却认为现阶段电子产品研发中心的主要工作是为电视机、手机、电脑等高性能电子产品配套,如果改建成高科技园,需要大笔的资金和设备投入,而腾逸集团的流动资金显然不足以支付东海电子三厂的全部债务。

所以,沈逸决定,在今年内,不再考虑东海电子三厂的改建了,但是可以先把东海电子三厂搬迁到腾逸集团的产业园内,那样可以节约不少资金。

这个方案,被秦浩和杨国斌等东海电子三厂的职工举双手赞成,他们迫切希望东海电子三厂能改善一下,重新焕发活力。

在这期间,沈逸还跟秦浩沟通了一下,要求他在厂里成立一个新的部门——东海电子研发部,主攻芯片设计和研发工艺,并负责研发出一种可以与市面上主流芯片抗衡的高性能芯片——东星智能芯片。

沈逸提供给秦浩一份材料和数据,详细介绍了东星智能芯片的优势和缺陷,并将它的各项功能和技术指标列了出来,并附加了一张图纸。

东海电子研发部门接收到这张图纸后,立即展开了研发。

一晃半个月过去了,东海电子研发部门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效,已经初步完成了沈逸交代的任务,成功生产了一种性能卓越的东星智能芯片,叫做“超级光刻机芯片”。

东星智能芯片拥有强劲的续航能力和良好的稳定性,可以连续工作七十二小时,续航能达到三十四小时,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智能芯片,而且兼顾安全系统和操控系统,可以应付很多困难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