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东山再起(第2页)

车子驶入上步工业区,停在一排铁皮厂房前。这里租金便宜,水电齐全。李文博说,我认识华强北电子市场的几个档主,你的货不愁销路。

当晚,三人在大排档就着啤酒敲定了合作:李文博负责进口原材料和海外销售,秦浩团队负责研发生产,林洛宁通过香港的渠道提供资金支持。

为华科电子干杯!王建国举起酒杯。这是他们给新公司起的名字——中华科技电子。

三个月后,华科电子的第一批产品下线了。与之前不同,这次他们瞄准的是高端市场——精密金属膜电阻。

老秦,测试结果出来了!王建国兴奋地冲进办公室,温度系数达到25ppm,精度05,完全达到同类产品水平!

秦浩仔细查看测试报告,眉头渐渐舒展。这比他们之前的产品性能提升了一个数量级,甚至超过了沈氏集团的主打产品。

建国,咱们得申请专利。秦浩指着报告上一项特殊工艺,这个阶梯式退火方法是我们的独门绝技。

王建国挠挠头:可是国内现在专利制度

先在香港和日本申请。秦浩目光坚定,未来我们要走出去,必须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正当两人讨论时,李文博匆匆赶来:秦生,出事了!那边传来消息,沈氏集团向电子工业部告状,说我们窃取技术,部里可能要派调查组来。

秦浩冷笑一声:恶人先告状。建国,把我们的研发日志和专利申请准备齐全,让他们查!

危机中藏着机遇。调查组来的前一天,秦浩接到一个意外电话。

秦厂长,我是718厂的张工。电话那头是秦浩在国营大厂的老同事,听说你们研发出了高精度电阻?我们航天部急需这种产品,但沈氏的交货一直不达标

调查组在仔细核查了华科电子的研发记录后,不仅洗清了窃取技术的嫌疑,还带走了一批样品回去测试。一周后,航天部的订单就到了——首批五万只,价格是市场价的15倍。

交流会如期举行。秦浩站在华科电子的展位前,向一位客商详细介绍产品。

秦先生,你们的产品参数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德国人推了推眼镜,但沈氏集团报价比你们低15,而且他们承诺可以拿到出口配额。

秦浩正要回应,展馆突然一阵骚动。沈默然带着几个西装革履的人走来,胸前挂着沈氏集团董事长的证件。

汉斯先生,原来您在这儿。沈默然用流利的英语打招呼,完全无视秦浩,关于昨天的报价,我们可以再谈。

德国人尴尬地看了看秦浩:秦先生,我们改天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