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积极性(第2页)
一路上,他看着窗外熟悉的景色,心中感慨万千。
曾经,为了追寻梦想,他离开家乡外出闯荡,如今,他带着满腔的热情和责任,回来了。
车子停在村口,秦浩刚下车,就被几个眼尖的村民认了出来。 “哟,这不是秦浩吗?听说你在外面干出了大事业,怎么有空回村啦?”
一位大爷热情地打招呼。
秦浩笑着迎上去,握住大爷的手说:“大爷,我回来看看,还打算在村里办点事呢。”
秦浩径直来到村长家,村长看到他,又惊又喜:“秦浩啊,你可算回来了!村里正念叨着你呢。
快,快进屋坐。”
两人在院子里坐下,村长迫不及待地问:“你说打算在村里办事,是啥事儿啊?”
秦浩认真地说:“村长,我想在村里开办一家山货厂。
咱们村山货资源丰富,像野生菌、木耳、竹笋这些,品质都特别好,要是能加工成商品卖出去,肯定能给村里带来不少收益。”
村长听了,眼睛一亮,但随即又皱起眉头:“想法是好,可这办厂不是小事儿啊,资金、场地、人手,哪一样都得操心。”
秦浩点点头:“村长,资金方面我已经有了一些筹备,一部分是我这些年的积蓄,还有一部分我打算找银行贷款。
场地的话,我想看看村里闲置的那块老仓库,不知道能不能用?”
村长思索片刻说:“那块仓库倒是闲置着,不过有些破旧了,得修缮一番。”
这时,恰好有几个村民路过村长家,听到他们的谈话,也走进来参与讨论。
村民李大叔说:“秦浩啊,办山货厂是好事,可这活我们都没干过,能行吗?”
秦浩耐心解释:“李大叔,这个不用担心。
等厂子办起来,我会请专业的师傅来培训大家,教大家怎么加工山货,保证大家都能学会。
而且,一开始工作强度不会太大,大家慢慢上手就行。”
另一位年轻的村民小王则兴奋地说:“浩哥,要是山货厂办起来,我第一个报名来干活。
咱村里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要是在家门口就能有工作,还能照顾家里,那可太好了。”
秦浩笑着拍了拍小王的肩膀:“好啊,有你这样积极的年轻人参与,厂子肯定能办好。”
村民张婶有些担忧地问:“秦浩,这山货厂办起来,生产出来的东西能卖出去吗?别到时候东西积压,大家白忙活一场。”
秦浩自信满满地说:“张婶,这个我也考虑到了。
我在外面有一些销售渠道,景区那边也能帮忙消化一部分产品。
而且,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我们还可以通过电商平台把山货卖到全国各地。”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不知不觉天色渐晚。
秦浩起身说:“村长,各位乡亲,今天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去看看我爸妈。
明天我再详细跟大家说说办厂的计划,希望大家都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