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女先生
初冬的清晨,霜花爬满了\"耕读堂\"的窗棂。林乔站在新落成的学堂前,看着门楣上自己亲手书写的\"耕读传家\"四个大字,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短短半年多,从一无所有的流民到拥有自己的学堂,这条路走得艰难却踏实。
\"爹,什么时候开始上课啊?\"小树拽着他的衣角,小脸因为兴奋而泛红。孩子今天特意穿上了新做的棉袄,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
林乔看了看天色:\"快了,等太阳再高些。\"
今天是\"耕读堂\"开学的第一天。除了林家自己的七个适龄孩子,还有附近李家村、王村的十多个农家子弟报名。在这个年代,农家孩子能读书认字是难得的福分,因此家长们天不亮就带着孩子等在学堂外了。
\"乔哥儿,都准备好了。\"林萱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摞崭新的本子——这是用林家自产的纸张装订的识字本,\"就是...咱们还缺个正经先生啊。\"
这是目前最大的难题。林乔虽然能教基础识字和算术,但要系统教学,他的学识还远远不够。张教谕推荐的两个县学士子,一听说是去农家学堂教书,纷纷婉拒。无奈之下,林乔只能暂时自己顶上。
\"先凑合着教吧,慢慢找合适的先生。\"林乔叹了口气,转身走向学堂大门,\"时辰到了,开门吧。\"
当厚重的木门吱呀一声打开时,外面的景象让林乔吃了一惊——不仅报名的学生全来了,还有许多看热闹的村民,黑压压一片挤在学堂前的空地上。
\"林先生,我家小子就拜托您了!\"
\"林相公,娃要是不听话,您尽管打!\"
\"...\"
家长们像炸开了锅一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声音此起彼伏,交织在一起,仿佛一场激烈的辩论赛。他们一边说着,一边将自己的孩子们推到了前面,好像这些孩子们是他们最珍贵的宝贝,需要展示给大家看。
这些农家孩子们站在那里,显得有些局促不安。他们身上的衣服虽然简单朴素,但都洗得干干净净,没有一点污渍。有的孩子低着头,双手紧紧地攥着衣角,似乎有些紧张;有的孩子则好奇地东张西望,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
林乔清了清嗓子:\"多谢各位乡亲信任。'耕读堂'今日开课,先收十五名学生,年龄六岁至十二岁。课程以识字、算数为主,兼授农事常识...\"
简单的开学仪式后,学生们被领进教室。宽敞的房间里,十五张小木桌整齐排列,每张桌上都放着一本识字册和一块小石板。最前面是一张大书案和一块漆成黑色的木板——这是林乔发明的\"黑板\",用石灰石当粉笔在上面写字,可以反复擦写。
\"今天我们先学《千字文》。\"林乔站在黑板前,写下\"天地玄黄\"四个大字,\"跟我读:天—地—玄—黄—\"
稚嫩的童声在教室里回荡,穿过新装的窗棂,飘向远处的田野。林乔看着这些专注的小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无论多困难,他都要把这个学堂办好。
上午的课程结束后,林乔正收拾教具,林小河急匆匆地跑来:\"乔哥儿,外面来了个书生模样的人,说要见你!\"
\"书生?\"林乔疑惑地走出学堂,只见院中立着一个身材瘦小的年轻人,一袭青色长衫,背着书箱,看起来风尘仆仆。
那人见林乔出来,拱手行礼:\"这位可是林劝农?在下苏晚,游学至此,听闻林家的改良农法,特来请教。\"
声音清亮却略显尖细,林乔不由多看了两眼。这一看,他心头一跳——这\"书生\"眉清目秀,脖颈纤细,没有喉结,分明是个女子!
\"007,面部扫描。\"
\"确认:女性,年龄约22-25岁,面部有刻意涂抹灰尘掩饰。\"系统迅速回应。
林乔不动声色地还礼:\"正是在下。苏...公子远道而来,请进屋用茶。\"
进了书房,那\"苏公子\"刚坐下就迫不及待地问起水渠设计和土壤改良之法。林乔一边斟茶一边观察,越发确定这是位女扮男装的姑娘,而且从谈吐看,绝非普通人家出身。
\"苏公子对农事如此感兴趣,实在少见。\"林乔试探道。
对方神色一黯:\"家父曾任地方官,因重视农事得罪权贵,被贬途中...病故。临终嘱咐我要学习实用之学,造福百姓。\"
林乔心中了然。这解释了她为何女扮男装——孤身女子行走在外太危险。更难得的是,她身为女子却胸怀天下,在这个时代实属异类。
正交谈间,学堂的钟声响起,下午课要开始了。苏晚(林乔决定在心里这么称呼她)好奇地问:\"这是学堂的钟声?可否容在下一观?\"
林乔欣然应允,带她来到教室。下午是算术课,林乔正在教最简单的加减法。苏晚坐在最后一排,安静地旁听。
课至中途,林乔在黑板上写下一题:\"七加八等于多少?\"然后叫起一个小学生回答。
那孩子支支吾吾答不上来。林乔正要引导,忽听后排传来清朗的声音:\"可用凑十法。七缺三成十,八取三余五,故为十五。\"
全班齐刷刷回头。林乔惊讶地看着苏晚——\"凑十法\"是他从现代数学带来的教学方法,这姑娘竟能脱口而出?
\"苏公子高见。\"林乔顺势讲解起凑十法的原理,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课后,林乔忍不住问:\"苏公子似乎精通算学?\"
苏晚略显尴尬:\"家父曾请西席教授九章算术,略知一二。\"
林乔眼前一亮:\"不知苏公子接下来有何打算?若暂无去处,不如暂留敝学堂任教?包食宿,月俸一两。\"
苏晚瞪大眼睛:\"这...这不妥吧?\"
林乔知道她在顾虑什么——女扮男装的身份一旦暴露,恐生事端。但他看重的是真才实学,而非性别。
\"苏公子学识过人,正是学堂急需之才。\"林乔真诚地说,\"至于其他...不必多虑。\"
话中暗示让苏晚脸色微变。沉默良久,她深深一揖:\"既蒙林劝农不弃,苏晚愿效犬马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