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烟火2046 作品

第333章 硕果(第2页)

"有!"周员外跳出来,抖着一张纸,"这是我周家祖传的造纸方子,与林家的工艺一模一样!还有,我家的工匠可以作证,林小河曾多次窥探我家纸坊!"

林小河气得满脸通红:"胡说!我从未靠近过周家纸坊!那方子明明是乔哥儿自己想的!"

林乔拍拍堂弟的肩膀,示意他冷静:"大人,此事蹊跷。学生愿随往县衙,当面澄清。"

到了县衙,林乔才发现事情比想象的严重。周员外不仅准备了所谓的"祖传秘方",还找来三个"证人"一口咬定林家偷艺。更棘手的是,他不知用什么手段,竟然已经将这种造纸工艺在府衙注册了"专利"。

"林教习,周员外的状纸在此,你有何话说?"知县皱眉问道。他虽赏识林乔,但面对"确凿证据",也不能公然偏袒。

林乔不慌不忙:"大人明鉴,学生确有造纸,但工艺与周家所谓'祖传秘方'大不相同。若大人允许,学生愿当场演示林家造纸之法,与周员外的方子比对。"

知县点头应允。周员外却突然慌了:"大人,这...这造纸需特定场地工具,岂能当场演示?"

"无妨。"林乔胸有成竹,"学生已命人将简易工具带来,就在衙外。"

原来,林乔来时就料到可能需要当场验证,已让赵大锤回去取了一套小型造纸工具。很快,衙役们在堂前空地支起桌子,摆上林家的造纸工具:一个特制木框、几样简单工具,还有一小袋原料。

"请大人过目,这是学生所用的原料。"林乔将原料倒在桌上——主要是芦苇浆,还有一些草药碎末,"周员外的方子中可有这些?"

知县查看周家所谓的"祖传秘方",上面写的原料竟是桑皮和稻草,与林家的完全不同。

"这..."周员外额头冒汗,"或许他们改了原料,但工艺相同!"

林乔不再多言,开始演示造纸过程。他先将芦苇浆倒入水槽,加入特制草药汁,然后用木框抄纸...每一步都细致讲解,与周家方子上的工艺截然不同。最令人叫绝的是,林乔最后在湿纸上撒了些干花瓣,成品纸张不仅质地细腻,还嵌着美丽的花纹,散发着淡淡香气。

"大人,此乃学生独创的'花笺',周家可有此法?"林乔将成品呈上。

知县接过纸张,仔细查看,又对比周家的方子,脸色渐渐沉了下来:"周世仁,你有何话说?"

周员外面如土色,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他那几个"证人"见状,也纷纷缩到后面。

"学生还有一事相询。"林乔乘胜追击,"周员外声称此工艺已在府衙注册,不知是何时之事?"

知县立刻命人查阅记录,结果发现周家注册日期竟然是在十天前——正是观稼后的第二天!而林家造纸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周边村民都可作证。

"周世仁!"知县拍案怒喝,"竟敢诬告良民,冒认技艺,该当何罪!"

周员外瘫软在地,连连磕头求饶。最终,知县判他赔偿林家白银二十两,当堂向林乔赔礼道歉,并撤销在府衙的虚假注册。

走出县衙时,林小河激动得满脸通红:"乔哥儿,你太厉害了!把那周扒皮治得服服帖帖!"

林乔却不见喜色:"小河,这事还没完。周家吃了这么大亏,不会轻易罢休。回去后要加强防范,特别是纸坊和粮仓。"

果然,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周家虽然明面上不敢再找麻烦,但暗中使了不少绊子:刘掌柜突然表示不能再收购林家的纸张;县城几家粮店也拒绝卖粮给林家;甚至有人半夜往林家的水渠里扔死动物,企图污染水源...

面对这些阴招,林乔见招拆招:纸张卖不出去,他就通过李村长的关系,销往更远的州县;粮店不卖粮,他就直接用纸张和草鞋与周边村民以物易物;水渠被污染,他就组织族人轮流值守,同时挖了几口备用井。

最让林乔欣慰的是,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林家不仅没有被压垮,反而越来越团结,越来越强大。到秋收结束时,他们已经积攒了足够的粮食和资金,准备开始实施最重要的计划——修建学堂。

"哥,咱们现在有钱了,是不是先建几间像样的房子?"林萱看着林乔画在木板上的学堂图纸,不解地问。

林乔摇摇头:"住的地方够用就行,但教育刻不容缓。小树和石头都到了开蒙的年纪,族里其他孩子也不能耽误。"

他规划的学堂虽然简陋,但功能齐全:一间大教室,一间先生书房,还有一个小型图书室。最特别的是,林乔坚持要在教室墙上开大窗户,确保光线充足——这个细节让张教谕参观时赞叹不已。

"林乔啊,你这学堂虽简,但格局不凡。"老教谕捻须道,"可想过取什么名字?"

林乔早有准备:"学生想叫'耕读堂',取'耕读传家'之意。"

"好!好一个耕读传家!"张教谕连声称赞,"他日若需书籍或教具,尽管来县学取用。"

开工那天,全族老少齐上阵。就连小树和石头也帮着搬运小石块。林乔亲自夯实地基,每一锤都仿佛在夯实林家未来的根基。

深秋的阳光温暖而不炙热,照在忙碌的人群身上,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图景。林乔停下手中的活计,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一年前,他们还是流离失所的逃荒者;如今,他们有了自己的土地、房屋、产业,现在又将有自己的学堂。这一切,都是通过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创造出来的。

"爹!你看我搬的石头多整齐!"小树满头大汗地跑过来,小脸上满是自豪。

林乔蹲下身,用袖子擦去儿子脸上的尘土:"真能干!等学堂建好了,你就是第一个学生,好不好?"

"好!"孩子响亮地回答,眼睛亮得像星星,"我要学好多好多字,长大了帮爹管账!"

林乔笑着摸了摸儿子的头。不远处,林萱正给工人们分发茶水,王大山和赵大锤在争论某种建筑细节,林老四则带着几个老人小心翼翼地安置祖先牌位——那是即将落成的祠堂的第一批"住客"。

夕阳西下,为这一切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林乔知道,前方的路还很长,但至少,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坚实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