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刁难(第2页)
"007,分析症状。"
"症状匹配:伤寒。建议治疗方案..."系统迅速给出了诊断和详细的治疗方法。
林乔松了口气。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代,伤寒确实可能致命,但在现代医学看来并非不治之症。
"李村长,令爱患的是伤寒,还有救。"林乔沉稳地说,"需要立刻准备几味药..."
他列出药方:黄芩、黄连、金银花...都是常见药材。唯独一味"冰片"较为珍贵,一般农家不会有。
"我家有冰片!"出乎意料,李村长立刻说,"去年县里赏的,一直舍不得用..."
有了药材,林乔在007的指导下亲自煎药。他先将黄芩、黄连等煮沸,待药汁浓缩后再加入研磨成粉的冰片。整个过程中,屋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紧张地看着他的每一个动作。
药煎好后,林乔小心翼翼地扶起女孩,一点点喂她喝下。苦涩的药味让昏迷中的女孩皱起眉头,但还是咽了下去。
"每四个时辰服一次,同时用温水擦拭全身降温。"林乔叮嘱道,"今晚是关键,我会留下观察。"
李村长千恩万谢,立刻让人准备饭菜和住处。林乔婉拒了休息的提议,整晚守在女孩身边,定时喂药、擦身、检查体温。到黎明时分,女孩的高烧终于退了些,呼吸也平稳多了。
"险情已过。"林乔对熬红了眼的李村长说,"再服两天药,静养半月,应该就能痊愈了。"
李村长扑通一声跪下,老泪纵横:"林相公大恩大德,我李家没齿难忘!"
林乔连忙扶起老人:"举手之劳,何足挂齿。只是..."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林家的困境,"税吏突然要我们十日内缴五两银子,我得赶紧回去筹措..."
李村长一听,立刻拍案而起:"定是那周扒皮捣鬼!"他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小布包,"林相公,这是一两银子,先拿去应急!"
林乔连忙推辞:"这怎么行..."
"必须收下!"李村长硬塞到他手里,"不光这个,我这就召集村里青壮,帮你们赶制纸张草鞋!人多力量大!"
更让林乔意外的是,李村长还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那陈税吏前日还在周家吃酒,我侄子亲眼所见。他们肯定串通好了整治你们!"
林乔眼睛一亮:"可有证人愿意作证?"
"有!我侄子就是跑堂的,听得一清二楚!"李村长义愤填膺,"周扒皮答应事成后分税吏一两银子好处费!"
这简直是天降之喜!有了这个证据,不仅能化解眼前的税收危机,还能反将周家一军。林乔再三谢过李村长,匆匆赶回林家垦地。
接下来的几天,林家和李家村的村民联手赶工。有了李家村妇女们的帮助,编织坊提前完成了精品草鞋的制作;李家村几个懂木工的男子还帮忙改进了造纸工具,使产量提高了三成。
第六天,王大山从邻县带回了好消息:孙掌柜不仅预付了一两银子的粮款,还介绍了几个新客户,当场买走了三十刀纸和十双草鞋。
第七天傍晚,林乔召集族人清点所得:卖纸得了一两二钱,草鞋一两五钱,孙掌柜预付一两,李村长借了一两,加上原本的三两积蓄,总计七两七钱银子——不仅够交税,还有余钱购买秋收所需的农具!
"我们成功了!"林萱喜极而泣,族人们也相拥欢呼。
林乔却保持着冷静:"先别高兴太早。明天我去交税,同时要会会那陈税吏..."
次日一早,林乔换上整洁的长衫,带着五两银子来到县衙。陈税吏见他真的如期缴税,脸色难看得像吞了只苍蝇。
"税银在此,请大人验收。"林乔将银子一字排开在案上,声音不大但足够周围的衙役听见,"另外,学生有一事不明。朝廷明令禁止提前征税,为何大人独独对我林家提前三月核税?"
陈税吏脸色一变:"胡说!哪来的禁令?"
"今年三月朝廷邸报明载,学生恰好读过。"林乔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份文书,"再者,大人将我刚开垦的荒地按良田计税,似乎也与《赋役全书》规定不符..."
陈税吏额头冒汗,强撑道:"本官按例行事,你一个草民懂什么!"
"学生是不懂。"林乔突然提高声音,"但学生不懂的是,为何大人前日在周家吃酒时,答应周员外要重税压我林家,事后还能分得一两银子好处费?"
这话一出,满堂哗然。几个衙役交换着眼色,陈税吏则面如土色:"血口喷人!你有何证据?"
"李家村李老六可作证,他当时正在周家跑堂。"林乔步步紧逼,"大人若不信,不妨请知县大人公断?"
陈税吏顿时软了半截。就在这尴尬时刻,一个威严的声音从后堂传来:"怎么回事?"
知县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门口,脸色阴沉如水。原来,林乔早就通过张教谕安排,算准了知县今日会来衙视事。
"大人明鉴!"林乔立刻跪下,将事情原委一一道来,最后呈上李老六的证词。
知县越听脸色越难看,最后拍案怒斥陈税吏:"大胆!竟敢勾结乡绅,鱼肉百姓!来人,摘去他的冠带,押入大牢候审!"
陈税吏瘫软在地,被衙役拖了下去。知县又对林乔温言道:"林教习受委屈了。所缴税银如数退还,待秋后按实征收。"顿了顿,他又说,"至于周世仁...本官自会处置。"
林乔心中大喜,表面却恭敬如常:"多谢大人明察。"
离开县衙时,林乔的袖中不仅揣着退还的五两银子,还有知县特批的一张文书——确认林家已开垦的三十亩地按新垦荒地计税,三年内赋税减半。
回到垦地,当林乔宣布这个好消息时,全族人欢呼雀跃。李村长也带着村民赶来祝贺,两村人热热闹闹地开了个小型庆祝会。林乔特意拿出二两银子,让王大山去买些肉和酒,好好犒劳大家。
夜幕降临,欢庆的人群渐渐散去。林乔独自站在田埂上,望着月光下郁郁葱葱的麦田。这场税收危机不仅平安度过,还意外地获得了知县的好感和李村的支持,更重创了周家的气焰。
"爹,你看!星星好亮!"小树不知何时跑到他身边,仰着小脸望向夜空。
林乔抱起儿子,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轮廓:"看那边,爹准备在那里建一座真正的祠堂,旁边是族学,你和你将来的弟弟妹妹们都能在那里读书..."
"我能学爹认那么多字吗?"孩子天真地问。
"能,你还能学得更好。"林乔柔声道,"等秋收后,爹就开始建学堂。"
夜风轻拂,麦浪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新希望。林乔知道,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林家的根基正在这片曾经的荒地上牢牢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