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常侯入宫(第2页)
朱慈炅第二天没有再去钓鱼,任太后说天冷了,不许他去了。他的西宫书房因为装修也没了,他只好到柔仪殿练练书法。
柔仪殿的气氛有点奇怪,因为翁鸿业走了。很突然,没有人知道翁鸿业的突然调任,甚至都没有人组织送行。
因为翁鸿业本来是倪元璐之后接掌天工院的最佳人选,那知道圣心不可测,突然空降一个陈子壮。
陈子壮和翁鸿业的办公室权斗一直存在,大家都心知肚明,所有人都以为陈子壮会适应不了天工院的节奏,自己走人,但没想到走的是翁鸿业。
翁鸿业和倪元璐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倪元璐是吏部调任的,小皇帝见都没见他,翁鸿业是小皇帝亲自指任的,临走前还单独陪朱慈炅钓了小半天鱼。
早上翁鸿业没有来点卯,就有人奇怪,翁鸿业对工作还是很上心的。直到陈子壮直接把翁鸿业手上的事临时分配给其他人,所有人才知道翁鸿业已经离开天工院了。
翁鸿业配备的十品官是最多的,李世熊这些人也很迷茫,陈子壮只说了北京会派人来接任,让他们看着帮忙。
经此一事,陈子壮的权威算是立住了,和翁鸿业最交好的王铎都没有再挑战他,可是这份权威来自于皇帝,他反而更憋屈。
之前众人多少还有些同情,有些事愿意帮忙指点,现在却隐隐都对他有些排挤,至于指点,谁敢?
从早上直到下午朱慈炅来到,陈子壮都在默默的涂改翁鸿业未完成的文书,面无表情。既不像倪元璐那样颐指气使,也不像翁鸿业代管那几天一样友好商量,他只是沉默。
朱慈炅入殿时只觉得今天的天工院众人都比较安静,没有了平时的吵闹,并没有注意到这其中的暗流。
不找人陪钓,朱慈炅还是要找人观摩他书法的。第一个求见的就是怀远侯、锦衣卫指挥佥事常延龄。
朱慈炅不动声色的接受常延龄的拜见,手中挥毫不停。
“怀远侯是不是特别怕见朕?”
常延龄是所有勋贵里最年青的,只有十七岁。一直不给朱慈炅进贡的沐天波当然更小,但他没有正式袭爵,反正沐天波也是娃娃,根本不怕娃娃皇帝拖。
常延龄先前是锦衣卫南镇抚使,其实就是混俸禄的,不过高文采收编了南镇抚司。常延龄因为“伪官药案”走了趟浙江,朱慈炅给他升指挥佥事了。
朱慈炅让巩驸马重建的南镇抚司现在可是威风八面,管天管地管空气,可惜黑白无常啊,这和他常延龄没有半毛钱关系。
高文采北上平辽后,常延龄自然顺位成了南京锦衣卫的扛把子,其实他背后有个老家伙常胤绪,一般事务他还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勋贵的第一要务是搞钱,常延龄这段时间的工作重点是在和苏州纺织商讨论锦衣卫军服的回扣问题,他必须得赶在高文采回来前搞定,这很急的。
西夷犯海,这事急吗?福建外海,好像很远,那就是不急。
反正皇上也要休息了,本侯今晚还有更重要的事,说不定东厂先汇报了,自己都不用说了。至于东厂把锦衣卫比下去,本侯是勋贵,临时指挥,你们和东厂的恩怨关本侯何事?
昨晚喝多了,睡了一上午,也没有进宫汇报,结果午后就是皇帝召见。
常延龄反正就是不慌,根本没有意识到问题,整理了下身上的侯服,反而和朱慈炅耍起了嘴皮子。
“陛下天威难测,臣自然是害怕的,不过站在陛下身边,臣就不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