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皇宫内(第2页)
朱慈炅愣了一下,好久没人管了,一下还真不适应。
“朕要记录下几件事,今日事今日毕嘛,好了就回宫。”
朱慈炅要记录的事是傍晚北京传来的消息。
户部左侍郎孙居相居然不堪锦衣卫手段,被吓死了。卫时忠一下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虽然这事其实是骆养性干的。
东厂对这件事也有情报,他们怀疑孙居相是被灭口,锦衣卫有人与外朝勾结。锦衣卫的反侦查手段也非常强,他们只有断了的线索,没有证据。
朱慈炅非常无语,一时之间,远隔千里,他分辨不出是东厂和锦衣卫互泼脏水,争风吃醋,还是确有其事。
这件事影响确实大,信王和瑞王都乱了方寸,甚至想将“绝食”的韩爌放了。
可韩爌的绝食是绝食吗?他只是戒荤酒而已啊。朱慈炅还在山海关时,他就绝食了,朱慈炅都到南京了,他还没饿死,绝的哪门子食?
朱慈炅脸色平静,这种事已经不足以让他愤怒了。
没有自己首肯,北京把韩爌放一个试试?韩爌不上表交代问题,朕凭什么放你?给过你机会的,僵着就僵着吧,朕还小,你已经快入土了,看谁耗得过谁。
李侍问从右侍郎到左侍郎,没有啥争议。可是吏部和内阁推荐的新任户部右侍郎,居然只有一个人选,朱慈炅有点不高兴了。
程启南,又是一个清官,又是一个山西人。
可以,朕可以给你毕阁老一个面子。但通虏粮案没这么容易结案,祖大寿应该已经交接好恢复战力了,插汉部好像对天可汗一事没有啥反应。
王登库,准备收网。
朱慈炅用炭笔在笔记本下重重写下一笔,网字那一勾提起,正好将炭笔折断。
趁王坤帮他换笔的空闲,朱慈炅盯着自己的笔记本,仔细思考着可能的影响,晋商集团的反应,朝政的走向。
动好还是不动好?
要动,动的好处更大。
动了,朝中那些不知所谓的人才能看到朕的决心,大局,朕有,不过不是给你们这些宵小的。
发生这种荒诞的事,所有人都应该有血流成河的觉悟,只有一个张宗衡,哪里够。
动了,也可以同时给江南一个警告。清楚告诉他们,朕不是人人可欺的娃娃皇帝,避免它们产生误判。
朱慈炅换了朱笔,将王登库的名字划了一个大叉。
江南,还有一个欠收拾的徐弘基。
这个有点麻烦啊,世袭罔替的魏国公,朕该怎么收拾他呢?
夜幕下的柔仪殿内烛光摇曳,朱慈炅坐在御案前,神色凝重。袁可立的遗表放在他的右手,凝聚朱慈炅前世智慧的笔记本装在木匣中放在左手,他的面前是处理日常政务的另一本笔记本。
王坤将新炭笔递到朱慈炅手中,朱慈炅却在笔记本上作起了画。四四方方的是北京城,那里面有他御座,凸凸凹凹的是长城,那边上有所谓晋商集团,弯弯区区的是长江,江南就在江边。
窗外,秋风瑟瑟,吹动着树叶沙沙,也吹进宫殿,吹动了朱慈炅头顶胎毛总角上的红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