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谢世子出生
毒峰于叶桢来说,只是个小插曲。
她跟着谢霆舟去拜见了皇帝,打算将濮国赠送的稻种进献给皇帝。
皇帝却摆了摆手,“眼下冬季,种不得稻,那些你们就留着吧,待来年太子登基,你为后,正好春耕,你们就自个发下去。”
这样百姓记得是新帝新后的情,史书记载的也是新帝新后的功绩,这有利于新帝对江山的统治。
叶桢明白皇帝打算,心里叹了句,老公公除了在皇后的事情糊涂过,对太子来说,算得上是好爹。
好爹留了两人一起用晚膳,晚膳过后将皇后死的事说了说,见儿子儿媳都没多大反应,皇帝便知他们已经知道了。
便道,“人死债消,朕想着让她入土为安,你们可同意?”
两人齐齐点头。
不愿皇帝为难。
果然,皇帝松了口气,他笑道,“朕其实很不适合做皇帝。”
谢霆舟将一粒安神丸化在水里,递给他,“可是您做得很好,您还是个好父亲。”
他听说这两日皇帝夜里睡得不安稳。
遭遇枕边人的背叛,亦或者说被枕边头算计了几十年,皇帝内心觉得自己是个笑话,有些颓丧。
谢霆舟担心他成为第二个崔易欢,便趁着叶桢入睡后,给老父亲配了这药。
水递过去时,解释了句,“安神养心解郁的。”
皇帝入口的东西不能随意,都得验过。
但皇帝被儿子肯定,有些感动,又觉得自己也没那么失败,接过便喝下了。
他从来都是信任儿子的。
同谢霆舟和叶桢道,“宁王得知她的事,想回来,被我给挡回去了。
年后第一站,我想先去边城赫连家小住一些时间。”
那是他的来处!
他出生就被交换,生母去世得早,他从没见过,生父定远王也年迈,皇帝忽然就很想多陪陪他。
如果,他是说如果他爹愿意陪着他看一看这江山,那就更好了。
他被困在龙椅上半辈子,他爹则是被困在边城一辈子,他想让他爹也看看他守护的江山。
谢霆舟也是这样想的,故而留了赫连卿在京城过年,“赫连卿也是年后再走,到时候让他给父皇带路。”
有亲人陪着或许皇帝会开心许多。
又说了会儿话,皇帝困意上来,“行了,你们先回去吧,朕也该歇了。”
两人出了门,却没走远,待看到陈伴君安置好皇帝回到外间时,谢霆舟朝他招了招手。
“父皇外出,届时你如何打算?”
待人走近,谢霆舟问他。
陈伴君想也不想,“老奴当初取名伴君,便是要陪着陛下一辈子的,陛下去哪,老奴去哪。”
“那平娘子母子你怎么安置?”
听闻陈伴君对那个孩子极为喜爱,得空就会出宫去看他。
提到孩子,陈伴君眉眼柔和起来,“老奴已和平娘子商量过了,她会带着孩子们回我老家几年。”
在哪里无人知晓她的过往,他也会给予钱财和人手,让她照顾好孩子们。
“待孩子们再大些,再看情况而定。”
有讨好他的人出主意,让他趁机娶了平娘子,又背地劝平娘子。
平娘子拒绝了,说丈夫婆母于她有恩,她无再嫁打算,也觉自己有过那样的经历,不配再嫁。
但又觉白吃白喝他的,心里愧疚,便给他做了许多衣裳鞋袜,还在慈善堂领养了一父母不详,瞧着品性不错的孩子,改姓陈,作为他陈家的香火。
那孩子如今也不过三岁,平娘子一人带着两个孩子,亲力亲为,对两个孩子都格外上心。
她教陈姓孩子唤她姑姑。
每日他回家,平娘子会带着孩子们在门口迎他,大的会甜甜喊他一句爹爹,而后像只小尾巴一样跟在他身后。
在平娘子的教导下,孩子已然以为他就是他的亲爹,对他格外依赖。
而小的那个,暂时只会喊着哒哒,而后朝他吐口水,却也是每次见到他都手舞足蹈,很是欢喜的样子。
陈伴君觉得这样也挺好的,香火是他的执念,平娘子的孩子他是觉得有缘,发自内心地喜欢。
而他这辈子不缺钱财,缺的是人间烟火的生活,如今有了。
至于平娘子拒绝再嫁,他倒不生气,反而高看她一眼,他虽是个太监,但看中他地位和钱财想要嫁他的也不少。
平娘子知恩、不贪慕富贵,性情坚韧,认作妹妹亦不错。
接下来几年,他得跟着陛下四处走,孩子太小带着不合适,等将来孩子大一些,要读书了,陛下也走完了大渊各处,定会寻个地方安顿下来。
届时,他再将平娘子三人接到身边。
陛下倒是建议他陪着那娘仨,可是在他心里,陛下始终是第一位的。
谢霆舟见他已有打算,便不再多言,和叶桢一起回了东宫。
又是半夜恩爱,翌日,两人去了忠勇侯府。
算起来,忠勇侯府也是叶桢的娘家,当也该回门的。
但忠勇侯知道大魏亲戚都在将军府等着叶桢,就不同他们争抢了,便同老友叶惊鸿商量,第一日去将军府,第二日再来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