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补偿我要双份
古装鉴赏
胡力这边最终得偿所愿,因为条件太优渥,完全没有拒绝的道理。
次日恒河北岸,复兴军前线指挥部。
“特奶奶的!给脸不要脸!”
瞪着屏幕上“天眼”卫星传回的实时画面,孟庆一巴掌拍在铺满地图的桌子上,震得茶杯乱跳。
恒河南岸,约翰和阿三的旗帜在几个集结区域飘扬,明显能看到部队在调动,炮兵阵地也在构筑。
“老子好心让他们多活三天喘口气,这帮龟孙子居然敢先动手?!还联合米国佬在东京搞事?以为老子们会顾头不顾腚?!”
刘川相对冷静,但眼神也冷得像冰。
“看来米国佬给了他们不少‘勇气’,情报共享、物资支援...呵呵...这是想试探我们的反应速度和底线呐。”
“团长说了,敢呲牙就打掉满口牙!命令,第三军、第五军,取消休整!立刻按预定方案,强渡恒河!给我碾碎南岸所有成建制的抵抗!”
命令如山!早已枕戈待旦的复兴军如同被惊醒的钢铁巨兽,迅速运转起来。
装甲部队开赴渡河点,工兵开始架设浮桥,炮兵阵地扬起炮口,朱雀战机呼啸升空,直扑对岸的敌军集结地和炮兵阵地!
与此同时,另一项与激烈战事形成荒诞对比的“民生工程”,也在北岸后方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胡力亲自下令,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恒河北岸阿三平民南迁计划”。
原因很简单,为了后世子孙的身心健康,对已经打下来的区域,要做到不留一个阿三平民,全部“移民”到南岸去。
在已经被复兴军控制的恒河东、北岸城镇和村庄,出现了极其奇特的景象。
一队队穿着荒漠迷彩、装备精良的复兴军士兵,并没有全部奔赴前线,反而有一部分在后方维持秩序。
他们身边跟着配备了实时翻译耳机的文职人员,举着高音喇叭,用清晰的印地语或当地土语反复广播。
“注意!注意!恒河北岸即将成为战区!为保障各位安全,复兴军提供免费船只,护送大家前往恒河南岸安全区域!”
“自愿搬迁者,每户补偿精面粉五十公斤!食盐五公斤!布匹十米!银卢比二十枚!”
当然,这里会根据每个家庭人口数略有浮动。
广播声在硝烟味渐浓的空气中回荡。
起初,响应者寥寥。
许多阿三平民拖家带口,缩在破败的房屋里,眼神惊恐且迷茫。故土难离,对未知的恐惧压过了广播的诱惑。
对于这些“钉子户”,胡力早就想到了,并且还有切实可行具体方案,因为都是经验。
复兴军执行胡力的“奇招”可谓花样百出,效率奇高。
一个叫巴布尔的倔老头死活不肯离开他祖传的破泥屋。
负责这个片区的王铁柱排长也不硬来。第一天,他派人“不小心弄脏了”巴布尔家的水井。
第二天晚上,巴布尔家周围突然响起震耳欲聋、跑调跑到喜马拉雅山的“复兴军军歌”合唱,还夹杂着模拟枪炮声的音效,整整闹腾了一宿!
第三天一早,顶着黑眼圈、精神濒临崩溃的巴布尔主动找到临时安置点,嘶哑着嗓子喊道。
“搬!我搬!求求你们别唱了!补偿…补偿我要双份!”
而在另一个村庄,几户高种姓家庭自恃身份,对于补偿不屑一顾,声称“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土地上”。
结果当天夜里,复兴军特种分队的“夜枭”小组,装备了高效麻醉气雾剂,悄无声息地摸进去...
第二天清晨,这几户人家在恒河南岸的临时帐篷里悠悠醒转,茫然地看着陌生的环境。
负责交接的文员笑眯眯地递上补偿清单和双倍物资。
“尊敬的先生/女士们,考虑到你们‘睡’得太沉,我们只好提供‘至尊搬运’服务。”
“补偿已经加倍,请查收。”
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布匹和闪亮的银币,这几家人面面相觑,最终默默地收下了,双倍补偿,真香!
最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渡口。随着“补偿丰厚”的消息像野火一样在南岸的阿三平民中传开,一些因为之前打仗已经逃到南岸、生活困顿的阿三平民开始蠢蠢欲动。
但是,他们回不去了,或者是回去了还能领到补偿吗?这都是不确定因素。
不过,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少胆大心细的贪婪者。
“长官!长官!我知道南岸那个炮兵阵地的具体位置!他们藏在甘蔗林里!”
皮肤黝黑、眼神精明的阿三渔民拉姆,趁着夜色划着小破船偷渡回北岸,找到负责渡口秩序的复兴军军官,压低声音急切地说。
“我不要钱!给我…给我双份面粉和盐!再给我一块防水的油布!”
军官通过翻译耳机听得真切,忍住笑,严肃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