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次年春,断云崖的桃花开得比往年更盛,石墙上的身影又添了新景——学堂的孩子们举着纸笔围在秦创身边,林小川教少年们练玄铁盾的基础招式,苏瑶指着星图讲夜空的故事,青禾在槐树下教村民辨识草药,陈墨的箫声里混着孩童的吟唱。^丸^ ~ `鰰\戦, _已?发+布!蕞?新?蟑`结\
这日清晨,秦创刚推开学堂门,便见石台上放着个陶碗,碗里盛着新采的桃花蜜,碗底压着张纸条,是阿柱的字迹:“秦先生,渔港新补了两艘船,孩子们若想瞧海,我载你们去。”他刚将陶碗收好,就见青禾挎着药囊匆匆跑来,药囊上别着支刚抽芽的柳枝:“秦创,北境来的牧民说,去年荒原上冒芽的草,今年已连成了片,还开了黄色的小花呢!”
正说着,林小川扛着玄铁盾从巷口走来,盾面新刻了图案——东域的船、南境的树、西域的井、北境的草,还有五个紧挨着的小人。“昨日李师傅帮着磨了盾边,说这样孩子们练手时更安全。~餿.嗖_暁?税?惘? ·首+发·”他笑着拍了拍盾面,玄铁的冷硬竟透着暖意。不多时,苏瑶也抱着星图赶来,星图边缘多了圈细密的针脚,是瞎眼婆婆用彩线缝的:“婆婆说,这样星图就不怕被风吹破了,还说等夏夜,要和我们一起看星星。”
辰时刚过,陈墨的箫声从镇口传来,箫尾的花苞竟开了朵小小的白花。他身后跟着群孩子,手里都攥着桃花瓣:“孩子们说,要把花瓣撒到断云崖的石墙上,让石墙上的身影也闻闻花香。”
一行人往断云崖去时,沿途的村民都笑着打招呼。卖布的张婶塞给苏瑶块蓝布:“给星图做个新布套吧,这布防水。”炸糖糕的王叔递来袋糖糕:“孩子们路上吃,甜着呢!”就连刚学会走路的小石头,也摇摇晃晃地跑过来,把手里的小羊玩偶塞给林小川:“给……盾上的小羊做伴。”
到了断云崖,孩子们蹦跳着把桃花瓣撒在石墙上,花瓣落在那些“守”的身影上,竟泛起细碎的金光。_h.u?a′n¨x`i!a¢n¢g/j`i!.+c~o^m+苏瑶展开星图,星图上的光点与石墙上的金光相连,映得整个崖壁都亮了起来。青禾蹲在石墙下,将药囊里的草药种子撒进土里:“等秋天,这里就能长出治风寒的草药,路过的人就不怕着凉了。”
林小川将玄铁盾靠在石墙边,盾面映出崖下的集镇——炊烟袅袅,孩童追跑,渔民扛着渔网往渔港去,牧民赶着羊群往草地走。“你看,”他指着盾面,“这才是最好的‘灵宝’,比任何晶石都亮。”陈墨举起箫,箫声漫过崖壁,远处的荒原上,牧民们跟着箫声唱起歌,歌声与箫声交织,竟让石墙上的身影动得更欢了——阿柱正帮着渔民拉渔网,瞎眼婆婆在槐树下教孩子编草筐,李师傅的铁匠铺又冒出火星。
秦创摸着石墙上那些鲜活的身影,忽然觉得眼眶发热。他想起去年此时,他们还在寻那所谓的“灵宝”,如今才懂,真正的灵宝从不是藏在某处的晶石,而是阿柱修补渔船时的专注,是瞎眼婆婆晾晒鱼干时的温柔,是李师傅打铁时的认真,是孩子们读书时的响亮,是每个人守护生活的那点心意。
日头偏西时,众人往回走,孩子们的笑声洒满山路。路过学堂时,秦创看见黑板上多了行新字,是孩子们用粉笔写的:“我们也要守着集镇,守着大家。”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子认真。
当晚的篝火比往常更旺,村民们围着篝火跳舞,孩子们举着灯笼追着金光跑。瞎眼婆婆拉着秦创的手,轻声说:“我虽看不见,但我能听见——听见渔网入水的声音,听见孩子们读书的声音,听见你们的笑声,这些都是最好的声音啊。”
陈墨的箫声再次响起,箫尾的白花随风轻晃,崖上的桃花瓣竟飘了过来,落在篝火旁。青禾忽然指着空中:“你们看!”众人抬头,只见那些金光竟组成了五个并肩的身影,身影旁围着无数小小的光点,像是无数颗心聚在一起。
秦创望着那道光影,又看了看身边的伙伴,看了看篝火旁的村民,忽然笑了。他知道,这“守”的心意,会像断云崖的桃花一样,年复一年地开下去;这人间的烟火,会像崖下的集镇一样,永远鲜活。而他们寻到的“灵宝”,早已融进了每一个日出日落,每一次欢声笑语,每一份守护的心意里,永远不会消失。
此后每年春天,都有人来断云崖看桃花,看石墙上的身影。有人说,在月夜见过石墙上的身影走下来,往集镇的方向去;有人说,在雨夜听过断云崖传来箫声,伴着孩童的笑声;还有人说,在集镇的学堂里,见过五个模糊的身影,正陪着孩子们读书写字。
但集镇的人从不纠结这些传言,他们只知道,每年春天,断云崖的桃花会开得很盛,学堂的“守”字会很亮,身边的人会很暖。就像秦创常对孩子们说的:“只要心里装着‘守’的心意,灵宝就永远在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