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山行者 作品

第424章 战北平(上)

永定河南岸,黎明前的黑暗浓重而潮湿,空气中弥漫着柴油、泥土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苹果清香。龙文章百无聊赖地坐在一辆“天牛”中型坦克的发动机舱盖上,手里拿着一个又大又红、泛着诱人光泽的苹果,啃得咔嚓作响。

这苹果来自遥远的秦省,有个吉利的名字叫“大富贵”。自萧河主政后,秦省那片古老的黄土地仿佛焕发了新生,依托其独特的气候和新技术,在广袤的高原上大规模推广种植这种经济作物。既有效固住了水土,减少了黄河的泥沙,又实实在在鼓了老乡们的腰包。随着新铁路线的贯通,如今就连南方前线也能尝到这西北的香甜。战火虽燃,但这个国家的生机却在战火中顽强地勃发。

“迷龙!几点了?”龙文章咽下最后一口苹果,冲着不远处正借着坦克微光写写画画的迷龙喊道。

迷龙头也不抬,不耐烦地回道:“凌晨5点半!离进攻时间还有一刻钟呢!我说旅座,您老人家急个啥子嘛?”

“我能不急吗?”龙文章跳下坦克,搓着手,望着北方黑沉沉的对岸,眼神灼热,“过了这条河,前面就是他娘的北平!几朝古都啊!老子能第一个踹开门进去,能不激动吗?”

就在他话音刚落的瞬间——咻——砰!

一颗红色的信号弹骤然从后方集团军司令部所在的方向升起,划破黎明的寂静,像一滴鲜血滴落在灰蓝色的天幕上,格外刺眼。

“旅长!旅长!红色信号弹!”观察哨兵立刻大声报告。

龙文章像被电了一下,瞬间将所有闲散表情收起,一把将坦克帽扣在头上,动作敏捷得不像话。那边的迷龙也立刻将小本子塞进怀里,神色肃然。

“蛇屁股!”龙文章大吼。“到!”副官立刻跑过来。“通知各团、各营!全体进入最终准备状态!检查武器弹药,发动机预热!绿色信号弹一亮,炮击一响,就给老子按计划行动!!!”“是!”

命令迅速传遍整个前沿阵地。刹那间,原本相对安静的出发阵地如同炸开的蜂巢,无数坦克、装甲车、卡车的引擎同时轰鸣启动!低沉而有力的咆哮声汇聚成一股令人心悸的声浪,震得地面都在微微颤抖。车灯纷纷打开,一道道雪亮的光柱刺破黑暗,照亮了前方波涛暗涌的永定河。

龙文章一个翻身钻进了自己的坦克指挥车,抓起车载电台的送话器,深吸一口气,用他那带着浓重口音却异常清晰的声音吼道:

“所有单位注意!这里是幺洞拐(107)!这里是幺洞拐!老子再啰嗦最后一遍!”“绿色信号弹上天,咱们的炮群一开吼,工兵连的装甲运输车就必须给老子像箭一样窜出去!把那些宝贝气囊给老子铺到河里去!速度要快!”“所有坦克!炮塔都给老子转起来!换高爆弹!瞄准对岸所有看得见、猜得到的鬼子火力点,给工兵兄弟狠狠犁地!提供掩护!别省炮弹!”“桥一铺好,以装甲侦察班为单位,步坦协同,按预定序列给老子过河!顺序不准乱!谁他妈敢抢跑或者掉链子,老子回去扒了他的皮!听明白了没有?!”

电台里立刻传来各营连长此起彼伏、杀气腾腾的回应:“一团明白!”“二团收到!”“工兵连保证完成任务!”“幺洞拐放心!”

短暂的沉默笼罩了整个阵地,只剩下引擎的轰鸣和河水奔流的声音。每一双眼睛都死死盯着天空,等待着那决定进攻发起的关键信号。

东方天际,已经泛起了一丝鱼肚白。

突然——咻——!又一颗信号弹尖啸着升空,这一次,是充满生机的翠绿色!

总攻时间,到!

“炮击开始!”随着后方一声令下。

轰隆隆隆——!天地间仿佛瞬间被撕裂!集团军属重炮群、师属榴弹炮营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怒吼!成百上千吨的钢铁和火药如同暴雨般倾泻在永定河北岸的日军阵地上!巨大的火球不断腾起,硝烟弥漫,地动山摇!

“工兵连!上!”龙文章对着电台声嘶力竭地吼道。

————————

永定河南岸,工兵连连长田阿生在听见电台里龙文章那辨识度极高的声音响起之后,他伸出车窗窗外的手一挥手,带着沉重的半履带装甲运输车,一马当先,冲向预先侦察好的水流相对平缓的渡河点。沉重的车轮碾过松软的河滩,溅起大片泥水。

然而,就在距离水边最后几十米时,最担心的情况发生了!前轮猛地陷进了一片被河水反复浸泡的深泥潭里,任凭引擎如何嘶吼,车辆只是原地空转,无法前进半分!

“妈的!”田阿生狠狠一拍方向盘,额头青筋暴起。头顶,己方的炮火正以惊人的密度砸向北岸,这是在用宝贵的时间和弹药为他们争取架桥窗口!每一秒的延误,都可能意味着更多的消耗。

他看了一眼车上装载的、折叠起来的巨大“巨蜥”式气囊浮桥组件,又看了一眼近在咫尺却难以逾越的最后一段河滩,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全体都有!”田阿生猛地推开车门跳下车,声嘶力竭地大吼,“一班二班!负责警戒和火力掩护!三班四班五班!跟老子一起,把气囊扛过去!用手抬,也要把它抬到水里!快!”

没有犹豫,没有抱怨!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知道在为何而战!

工兵连的战士们如同听到冲锋号的步兵,迅速从陷住的车辆和其他卡车上卸下那些沉重而庞大的橡胶气囊组件。每个组件都需要四五名战士合力才能扛起。他们喊着号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泥泞,拼命向河岸线冲去。

————————

永定河北岸,日军前沿战壕浸没在一种虚假的宁静中。

刚刚从东北开拓团被强征入伍的二等兵野口良久,蜷缩在潮湿冰冷的战壕角落里,手里捏着一个已经有些发硬发馊的饭团,食不知味地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