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河东乱局(第2页)
最近的几场战事,他任用并非亲信的桓石虔、朱序和桓伊等人,一方面是需要争取这些人的支持,另一方面,他又何尝不是在淡化军中潜在的势力划分。
可用之人越来越多,对王凝之而言是好事,但对邓遐和沈劲这样的老将而言,退居二线的滋味并不好受。
“别多想了,”谢道韫劝道:“你没阻止邓应远去河东,之前还让沈世坚率军收复平州,他们应该是满足的。”
王凝之本来还想自嘲两句,外面又送来最新的军报。
谢玄出兵了。
虞山的一处山头上,谢玄带着桓伊等人正在遥望山下的盐池和不远处的安邑城。
这里是中条山的一处支脉,山中有一条小道,名为虞坂,是为了将河东盐池产出的食盐运往关中和中原而开凿的,在西周初年便己存在了。
桓伊环视西周,感慨道:“假道伐虢,便是走的这条道吧。”
春秋时期,虢国在眼下的陕城一带,虞国则在大阳县附近,位于河东的晋国想要打通南下的通道,便以名马美玉为饵,跟虞国借道,在渡河灭了虢国之后,回师途中顺便灭了虞国,拿回了送出的礼物。
谢朗叹道:“那时还称礼崩乐坏,如今都成平常事了。”
“兵者,诡道也,”谢琰笑道:“胜负才是第一等事。”
谢玄摇摇头,“你们倒是心宽,还有心思想这些,不如考虑下若是燕人撤离安邑,我们要不要和秦军抢夺这座城池。”
桓伊答道:“不可再让,秦军己经拿下蒲阪,整个黄河东线都落入他们之手,与关中连成一片,若是再让他们取了安邑,那我们就只能窝在中条山以南了。”
“可是贸然出击,容易陷入秦军和燕军的包围,”谢
朗分析道:“我们越山而攻,在后勤上的隐患很大。”
虞坂虽然可以通行,但毕竟是小道,行军还行,粮草辎重的运送就有些麻烦了。
谢玄看向东北方向,“所以只靠我们这一路还不够,必须让湖县的桓镇恶和东垣的邓应远同时出兵,牵制两个方向的敌军,为我们分担一部分压力。”
他此言一出,几人都沉默了,桓石虔那边不是问题,可邓遐的伤势众人皆知,让他去牵制慕容垂,风险太大了。
谢琰打破沉寂,“他不亲自领军,坐镇东垣指挥,应该无妨吧?”
可这话他自己都心虚,就算邓遐出战,能不能挡下慕容垂都难说,何况派个副手。
不过谢玄己经下定决心,“不能再拖了,燕人很快就会撤离,我们就算拿不下安邑,也不能让秦人轻易得手。”
几人肃然而立,等着谢玄下令。
“子野领兖州军两万,前往山下驻扎,我率三万人同去,与你分开安营,长度领五千人驻守虞坂出入口,”一道道指令清晰地从谢玄口中道出,“瑗度跑一趟东垣,慰问邓应远的伤情,告诉他我的计划。”
三人齐声领命。
谢琰问道:“若是邓应远无法行动,他会将队伍交给我指挥吗?”
“真到了那一步,他会的,”谢玄看着远方,“但这话你不要说。”
谢琰点点头,表示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