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苏落见解
武阳将杯中残茶饮尽,目光灼灼地看向杨不拙,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 “师傅,您…何时能出山?若有您坐镇,弟子心中便有了主心骨,靖乱军也…”
他的话尚未说完,便被杨不拙轻轻抬手打断了。
杨不拙的目光投向远处翻涌不息的云海,眼神深邃而悠远,仿佛穿透了时空。
他缓缓摇头,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出山?这个词,对为师而言,太过陌生了。”
他收回目光,看向武阳,嘴角带着一丝淡然的弧度。
“为师早已习惯了这山野清风,云海松涛。庙堂之高,权谋之险,非我所愿,亦非我能。这草庐,这幽岷,便是我的归宿。”
他顿了顿,语气中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沧桑与决绝。
“若真有那么一天,为师不得不离开这幽岷山…那必定是乾元皇朝龙气散尽,山河倾覆,彻底不复存在之日!”
武阳心头一震。
师傅的话平静,却蕴含着对故国命运的沉重预言和一份深藏的执念。
他明白了,师傅的心,终究还是系在那摇摇欲坠的乾元龙旗之上。
他不再强求,郑重地点了点头。
“弟子明白。师傅心意,弟子不敢再扰。”
院中的气氛因这沉重的话题略显凝滞。
杨元昊见状,哈哈一笑,打破了沉默,拍着武阳的肩膀。
“行了行了,老哥就这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来来来,喝茶喝茶!苏落小子,你也别干坐着,吃果子!”
他拿起石桌上几枚山间野果塞给苏落。
气氛重新缓和下来。
四人随意闲聊着,话题从山间趣事,到武阳幼时在山上闹出的笑话。
杨不拙脸上也浮现出温和的笑意,追忆道:“说起来,武阳,当年你拜入我门下,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文考论策,武考枪法,一样都不能少,差点把你小子难为哭了吧?”
武阳闻言也笑了起来,眼中带着怀念。
“是啊,那时真是被师傅您考得焦头烂额。不过也多亏了师傅的严苛,才打下根基。”
他说着,目光自然地转向了安静聆听的苏落,心中一动,兴起道:“苏落。”
“弟子在!”苏落连忙放下野果,正襟危坐。
武阳眼中带着考较和鼓励。
“方才你师公提到文考论策。今日机缘难得,你也无需紧张,只当闲聊。你且说说,依你之见,这天下未来的发展局势,将会如何?”
这个问题一出,杨不拙和杨元昊的目光也饶有兴致地落在了苏落身上。
杨元昊更是咧嘴笑道。
“对对对,小子,说说看!让咱们也听听年轻人的高见!”
苏落被三位长辈注视着,尤其是师公杨不拙那深邃的目光,让他感到一阵压力,手心微微出汗。
但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端起茶杯,轻轻啜饮了一口微凉的茶水,借此整理思绪。
短暂的沉默后,他放下茶杯,眼神变得专注而锐利,不再是那个跟在师傅身后略显青涩的少年,而像是一个洞观世事的谋士。
“承蒙师傅、师公、元昊前辈垂询,弟子斗胆妄言。”
苏落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弟子观当今大势,乾元皇朝…气数已尽。”
他第一句话,便石破天惊!
杨元昊脸上的笑容僵住,杨不拙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连武阳都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苏落却恍若未觉,继续冷静分析:
“君昏臣佞,天灾人祸不断,各地诸侯早已拥兵自重,听调不听宣。中央权威荡然无存。弟子断言,五年之内,乾元皇朝必彻底分崩离析!届时,诸侯割据,群雄逐鹿的局面将真正拉开!”
他目光转向远方:“楚烈国,国主年富力强,国政相对清明,军力强盛,且地处中原腹地,有鲸吞天下之志。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楚烈必定会趁势扩张,实力更进一步,成为角逐天下的最强势力之一!”
“魏阳国,”苏落语气转冷,“看似强横霸道,实则外强中干。其穷兵黩武,四面树敌,国内民怨沸腾,根基早已不稳。如今又成为刘蜀、楚烈联合讨伐的目标…弟子以为,魏阳…恐难逃覆灭之劫!其疆土,必将成为列强瓜分的盛宴!”
提到刘蜀,苏落的眉头微微蹙起,语气带着忧虑:“至于刘蜀…弟子以为,其未来…恐有大劫!”
“哦?为何?”杨元昊忍不住问道,连杨不拙也放下了茶杯,专注地看着苏落。
苏落沉声道:“刘蜀地处西南,看似安稳,实则强敌环伺!西北有氐羌部落,民风彪悍,觊觎蜀地富庶已久;西南有哈尔克王国,山地之国,兵锋犀利,常有侵扰;正北乌木尔派匈奴铁骑,来去如风,劫掠成性,更是心腹大患!此三者,皆非善类,一旦乾元崩解,天下大乱,他们必会趁火打劫,刘蜀将陷入三面受敌的险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