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处决县令
落鹰涧深处,几间简陋却严密的木屋藏在嶙峋山石与茂密藤蔓之后。 一辆风尘仆仆的骡车吱呀着停在屋前空地。
车门推开,龙七率先跃下,随即小心翼翼地搀扶出一个身影。
那身影裹在宽大的黑色斗篷里,身形佝偻得厉害,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当斗篷的风帽被轻轻掀开,露出那张枯槁如朽木、须发尽染霜雪的面容时,一直等候在屋前的武阳,只觉得心口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紧!
诸葛长明!昔日睿智矍铄的军师,竟被折磨成了这般风烛残年、行将就木的模样!
那双曾经洞悉世事的眼睛,此刻浑浊不堪,深陷在青黑的眼窝里,只有看到武阳时,才骤然迸发出一点微弱却炽热的光芒。
“先生!”武阳喉咙发堵,一个箭步冲上前,从龙七手中接过了诸葛长明轻飘飘的手臂。
那手臂枯瘦得只剩皮包骨,冰冷的触感让武阳鼻尖一酸,眼眶瞬间通红,几乎要落下泪来。
诸葛长明却挣扎着站稳,竟颤巍巍地推开武阳的搀扶,佝偻着瘦骨嶙峋的脊背,对着武阳,极其郑重地躬身行了一个大礼,声音嘶哑却清晰无比:“老夫…诸葛长明…拜见主公!”
“先生!使不得!”武阳心如刀绞,急忙双手用力托住诸葛长明下拜的身形,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是武阳无能!让先生受此大罪!武阳…愧对先生!”他扶着诸葛长明在屋前的木墩上坐下,看着老人灰败的脸色和压抑不住的轻咳,胸中翻涌着无尽的悔恨与滔天怒火。
“当初先生苦心劝谏,要我早为靖乱军兄弟谋取后路,莫要寄望于朝廷‘仁厚’。是我…是我心存侥幸,以为立下不世之功,总能换来几分安宁!却不想…刘煜与谢飞,豺狼之心,刻薄寡恩至此!竟将先生…将我等兄弟,逼迫至此绝境!”
他半跪在诸葛长明身前,抬头望着老人浑浊却依旧坚毅的双眼,一字一句,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
“先生!武阳错了!错得离谱!今日,我已无路可退!为了靖乱军数万兄弟的血不能白流,为了先生所受的屈辱,为了这刘蜀千千万万被暴政压榨的百姓!武阳,必须走出一条生路!这条路上,荆棘密布,九死一生,武阳…恳请先生,再次助我!为我掌舵,共谋一个属于我等的未来!”
诸葛长明枯瘦的手,紧紧反握住武阳有力的小臂。
他看着眼前这位曾意气风发、如今却满眼血丝与决绝的年轻主公,浑浊的眼底泛起水光,嘴角却扯出一个无比释然又无比坚定的笑容。
“主公…老夫这把老骨头,从当年追随谢帅起,这条命…就早已不是自己的了。现老夫托付于您,老夫…生是靖乱军的人,死是靖乱军的鬼!不帮主公,老夫…还能帮谁?”
他用力吸了一口气,仿佛要将残存的生命力都灌注在接下来的话语中,“主公放心去做!老夫这副残躯,这条老命…从今往后,就全数交付于主公了!”
“先生!”武阳心头滚烫,千言万语堵在喉间,最终只化作一声饱含敬重与感动的低唤。
他霍然起身,对着阴影处沉声道:“承安!”
天武骑统领唐承安如同鬼魅般无声无息地从木屋后转出,对着武阳和诸葛长明肃然抱拳:“主公!先生!”
“诸葛先生身体极度亏虚,急需静养。”武阳看着唐承安,语气斩钉截铁。
“落鹰涧深处,由你亲自负责,调派最可靠的兄弟,确保先生绝对安全!此地一应所需,无论药材、饮食、护卫,皆按最高规格!先生只需安心调养,恢复元气!其他任何事情,都不许打扰先生!明白吗?”
“遵命!主公!”唐承安的回答没有丝毫迟疑,眼神沉稳如山,“属下以性命担保,绝不让先生受半点惊扰!”
诸葛长明还想说什么,武阳已不容置疑地将他轻轻按回木墩:“先生,什么都别想。养好身体,就是对我最大的帮助!很快…就会有一场决定我们所有人命运的大风暴到来!届时,还需先生运筹帷幄!现在,请先生务必珍重!”
他的目光投向远方开县的方向,眼神锐利如即将出鞘的利剑。
诸葛长明看着武阳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决心和深藏的雷霆,最终缓缓点了点头,疲惫地闭上了眼睛,任由唐承安小心地将他扶起,送入木屋深处。
翌日清晨,开县县城,气氛依旧沉闷压抑。
驿馆前那间孤零零的募兵棚下,苏落百无聊赖地翻着几乎空白的名册。
几个周文焕的眼线在不远处嗑着瓜子,指指点点,脸上挂着毫不掩饰的讥笑。
县令周文焕腆着肚子,踱着方步,带着几个衙役慢悠悠地晃了过来,脸上堆着那副万年不变的假笑:“哎呀,武阳将军,早啊!今日天气不错,想必募兵之事…定有进展?”
武阳今日没有坐在棚内。
他一身半旧的青色劲装,身姿挺拔如松,就站在棚外,目光平静地扫过周文焕那张虚伪的脸,那平静之下,却仿佛酝酿着即将爆发的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