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虚空授权(第2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最后对着王座深深一揖:“故,臣以为,联楚伐魏之议,时机不当,风险过大,于国无益,当……断然否决!” 谢飞一番话,条理分明,冠冕堂皇。
先捧大王,再肯定武阳功劳但弱化其关键性,然后以“国本”、“民生”、“风险”等大义名分,彻底否定了伐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其言辞之“恳切”,逻辑之“严密”,瞬间压倒了之前所有的争论。
大殿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
谢飞作为百官之首,他的态度几乎代表了文官集团和相当一部分势力的最终立场。
主战派虽心有不甘,却一时语塞,难以找到更强大的理由反驳这“为国为民”的堂皇大义。
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投向了那高高在上的王座,等待着最终的裁决。
珠帘之后,刘煜一直敲击扶手的手指,终于停了下来。他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轻笑,打破了沉寂。
“呵呵……”刘煜的声音带着一丝慵懒的赞赏,“武阳将军忠肝义胆,重诺守信,实乃我刘蜀栋梁!此等信义之风,孤心甚慰!”
他微微坐直身体,冕旒珠帘轻晃:“楚烈长信君,昔日确于武阳将军靖乱之时,有过援手之情。武阳将军心系盟约,欲践前诺,为国锄奸,其心可嘉!孤……准你所请!”
武阳闻言,眼中精光一闪!然而,刘煜接下来的话,却如一盆冰水当头浇下:
“然……”刘煜话锋一转,语气带着“无奈”与“体恤”。
“丞相方才所言,亦是老成谋国之论,句句在理。我刘蜀新定,元气未复,府库尚虚,实不宜轻启大规模战事。若倾举国之力伐魏,恐动摇国本,反为不美。”
他看着武阳,脸上露出“为难”又“信任”的表情。
“这样吧。联楚伐魏之事,孤准了!但兵员粮饷……朝廷目前确实捉襟见肘,难以给予充足支持。武阳将军乃国之柱石,智勇无双,想必……定有良策,可解此困?”
武阳心中瞬间冰凉!
好一个“准你所请”!好一个“难以充足支持”!
这分明是只给一个空头名分,一兵一卒、一粒粮食都不打算给!
让他武阳去唱一出“空城计”!
巨大的屈辱感与愤怒涌上心头,武阳的脸色瞬间变得极其难看,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但他强压下翻腾的情绪,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目光直视王座,声音竟异常平静:
“臣……谢大王隆恩!大王既允伐魏之请,臣感激不尽!至于兵马粮饷……”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清晰无比:
“臣,只需大王赐予一道讨伐魏阳的王命诏书!昭告天下,以正名义!其余诸事……臣,自当设法筹措,绝不敢有劳朝廷!”
此言一出,满殿再次哗然!只需一道诏书?其余自己设法?这武阳……是疯了还是破罐破摔?他拿什么去伐魏阳?!
刘煜眼中闪过一丝极其隐晦的惊讶和玩味,随即化为更深的“赞许”:“好!好!武阳将军真乃忠勇无双,体恤国难!孤心甚慰!”
他不再犹豫,朗声道:“传孤旨意!加封柱国上将军武阳,为‘伐魏阳大元帅’!赐王命旗牌、讨逆诏书!命其即刻前往开县,整顿军务,筹备伐魏事宜!凡所需,皆可便宜行事!”
“臣,武阳,领旨!谢大王!”武阳重重叩首,声音沉凝如铁。
他双手高举,接过内侍捧来的那道轻飘飘却又重逾千斤的诏书和一面代表“大元帅”虚衔的冰冷旗牌。
刘煜满意地点点头,仿佛解决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散朝!”
“退——朝——!”内侍尖锐的嗓音响起。
百官如同潮水般退去,或窃窃私语,或摇头叹息,或幸灾乐祸。
谢飞深深地看了一眼依旧跪在殿中、手握诏书旗牌的武阳,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拂袖而去。
偌大的金殿,瞬间变得空空荡荡,只剩下武阳和苏落师徒二人。冰冷的金砖地面,映着穹顶透下的森然天光。
武阳缓缓起身,低头看着手中那卷明黄刺目的诏书和那面毫无温度的旗牌。伐魏阳大元帅?
呵。
一个没有一兵一卒、没有一粒粮饷的光杆元帅!
苏落看着师傅沉默而挺直的背影,看着他手中那象征着至高王命却又无比讽刺的诏书旗牌,少年心中充满了巨大的震惊、愤怒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凉。
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这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那冠冕堂皇的话语背后,是何等的冰冷、算计与残酷!
武阳没有言语,只是将诏书和旗牌紧紧攥在手中,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他转身,步伐沉稳地,带着一身萧索与不屈,走向那洞开的、通往外面未知风雨的宫门。
苏落默默跟上,小小的身影,紧随着那道如山岳般沉重却依旧不肯倒下的背影。
喜欢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请大家收藏:()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