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拥立新王(第2页)
“好!既然武将军与诸葛军师已至,诸位大人亦已齐集,”谢飞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本次朝会,正式开始!”
他首先回顾了陈先童的滔天罪行,痛斥其“祸乱朝纲、囚君弑主、荼毒黎民”的恶行,言辞慷慨激昂,极富感染力。接着,他话锋一转,盛赞自己与武阳如何“忍辱负重、运筹帷幄、亲冒矢石、力挽狂澜”,终将国贼铲除,还刘蜀以朗朗乾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殿内官员无不颔首称是,配合着谢飞的语调,发出低低的附和声。 冗长的铺垫之后,谢飞终于切入正题,神色陡然变得无比沉痛肃穆:“然,天不佑我刘蜀!先王榭,遭奸贼逼迫,以死明志,壮烈殉国!”他声音哽咽,眼角似有泪光闪动,引得殿内一片唏嘘。
“国不可一日无主!”谢飞猛地提高声调,斩钉截铁,“此乃千古不易之理!奈何……奈何先王无嗣,王脉断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他环视全场,目光如炬,“为江山社稷计,为黎民苍生计,唯有从宗室近支之中,择贤德者以继大统,承嗣宗庙,方能安天下之心,定社稷之基!”
铺垫已足,谢飞不再多言。他微微侧身,目光投向丹陛侧后方的一道小门,朗声道:“请宗室贤才!”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过去。
殿内落针可闻。
只见那扇小门缓缓开启,一名身着素净锦袍、面容尚显青涩的少年,在两名宫廷侍从的引导下,有些局促不安地走了出来。他约莫十九岁年纪,眉宇间与坠亡的刘榭确有几分相似,只是身形更为单薄,眼神清澈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惶恐,面对满殿肃立的朝臣,脚步都有些虚浮。
谢飞脸上露出欣慰与郑重的神色,侧身让开一步,将那少年引至大殿中央最显眼的位置,声音洪亮地宣告:“此乃先王胞弟,刘煜殿下!殿下虽年少,然仁孝聪慧,勤勉向学,深肖其祖!值此国难之际,唯有殿下,可承先王遗志,继大统,安社稷,兴我刘蜀!”
他话音落下,目光如电,缓缓扫过全场文武百官。
短暂的死寂。仿佛在等待一个信号。
“天佑刘蜀!新王万岁!”一个站在前列、显然是谢飞心腹的官员,猛地扑倒在地,额头重重磕在金砖之上,声音激动得发颤。
如同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臣拜见大王!大王万岁!”又一个官员跪倒。
“新王登基!刘蜀有救了!”呼喊声此起彼伏。
哗啦啦——!
大殿之上,如同风吹麦浪,文武官员们纷纷屈膝,以额触地,山呼万岁之声瞬间汇聚成一片洪流,响彻整个承天殿!顷刻之间,原本肃立的朝臣,几乎全部匍匐在地,只剩下丹陛之前的三道身影。
谢飞依旧站着,脸上带着掌控一切的从容,目光平静地落在武阳和诸葛长明身上。
刘煜站在群臣跪拜的中央,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脸色微微发白,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谢飞。
武阳挺立如松,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眼前这山呼海啸的拥立与他毫无关系。他微微侧头,目光与身旁的诸葛长明短暂交汇。诸葛长明眼神深邃,几不可察地轻轻颔首。
武阳收回目光。他不再犹豫,撩起战袍下摆,单膝缓缓跪下,动作沉稳有力,没有一丝拖泥带水。膝盖撞击金砖的声音,在喧嚣的朝贺声中,竟显得异常清晰。
“末将,武阳,”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拜见大王。恭贺大王登基。”
诸葛长明紧随其后,也撩袍跪倒,声音平和:“臣,诸葛长明,拜见大王。恭贺大王登基。”
随着这最后两道身影的拜伏,大殿之内,再无一人站立。山呼万岁之声达到顶点,震得殿宇嗡嗡作响。
谢飞看着跪伏的武阳与诸葛长明,嘴角终于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真正满意的弧度。他整了整深紫的袍袖,这才从容不迫地撩袍跪倒,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臣,谢飞,拜见大王!吾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至此,尘埃落定。在谢飞一手操控的朝堂之上,在先王刘榭尸骨未寒之际,在靖乱军兵临城下的背景中,一个名为刘煜的十九岁少年,被推上了刘蜀王座。一个新的时代,以这样一种看似众望所归、实则暗流汹涌的方式,仓促拉开了帷幕。
喜欢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请大家收藏:()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