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安抚百姓(第2页)
武阳的身影,也频繁地出现在两城的街巷之间。他脱下威严的铠甲,换上了普通的青布衣衫,只带着几名同样便装的亲随。他走进被战火摧毁了一半的民居,蹲在低矮的灶台边,听白发老妪哭诉儿子被潘军抓了壮丁,生死不明;他站在焦黑的断墙下,询问失去家园的百姓有何急需;他踏入冷冷清清的集市,与惊魂未定的商贩交谈,了解物价和行商困难,承诺减免市税,鼓励复市;他甚至卷起袖子,和士兵们一起,帮着几户孤寡老人清理废墟,搬运梁木……
“武阳将军……真的是武阳将军!”
“武阳将军来看我们了!”
“青天大老爷啊!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两城。百姓们从最初的惊疑、畏惧,到试探性地靠近,再到发自内心的激动和亲近。他们看到这位传说中勇猛无敌的统帅,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子,只有温和的询问和真诚的帮助。当武阳亲手将一碗热粥递给一个饿得直哭的孩童时,孩子的母亲跪在地上泣不成声;当他在集市宣布减免商税时,商贩们激动地高呼“靖乱军万岁!”
“听说了吗?武阳将军为了救咱们郑南百姓,自己带着伤,只带了一万人就冲进谢允恭几万大军里了!”
“可不是!巴镇那个杀千刀的高之玄,就是被武阳将军的将军们砍了脑袋!”
“武阳将军仁义啊!免了咱们的税,还开仓放粮!潘峰那狗贼在的时候,恨不得把咱们骨头里的油都榨干!”
“靖乱军……是咱们老百姓自己的军队啊!”
街头巷尾,茶馆酒肆,百姓们交口相传。武阳在郑南城下浴血奋战、救援百姓的事迹被不断传颂、放大,与他在巴镇、郑南的仁政举措相互印证。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归属感,甚至崇拜感,如同春日的野草,在饱经蹂躏的土地上顽强地滋生、蔓延。
民心,这看不见摸不着,却足以决定天下归属的力量,正在诸葛长明的谋略指引和武阳的躬身践行下,如同百川归海,悄然汇聚向靖乱军的旗帜之下。巴镇的棋局上,一枚名为“民心所向”的重子,已然落下。而遥远的古涪郡方向,天狼山派出的六千援兵,正披星戴月,朝着那北境的前哨,疾驰而去。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来自古涪的军报,以及那即将席卷而来的、更加凶险的北境风暴。
喜欢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请大家收藏:()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