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严林取巴镇(第2页)

巴镇大堂,气氛比郑南时更多了几分沉稳与掌控感。巨大的羊皮地图铺展在中央,巴镇、郑南、天狼山、古涪郡、西州、中汉郡……如同一盘关系着无数人生死的巨大棋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武阳端坐主位,虽面色依旧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中的锐气与掌控力已更胜往昔。诸葛长明立于其侧,羽扇轻摇,气度从容,眉宇间那份智珠在握的沉静,已彻底成为帐内的定海神针。严林、孙景曜等将领分列左右,甲胄虽未卸,神情却已从大战的紧绷中舒缓下来,望向诸葛长明的目光充满了由衷的信服。 “军师!” 武阳声音洪亮,带着胜利后的振奋与对未来的急切,“巴镇已下,潘峰仓皇北顾,其老巢西州此刻必定人心惶惶,守备空虚!我军携大胜之威,士气正盛!是否应即刻传令天狼山卫钟将军,尽起大军前来汇合?我等合兵一处,以雷霆之势,直捣西州!一举拔除潘峰所有的后路,收回西州,毕其功于一役?”

武阳的话语充满了武将的豪迈与直取要害的锐气,帐内不少将领闻言,眼中也燃起炽热的战意,仿佛已经看到了靖乱军旗帜飘扬在西州城头的景象。

然而,诸葛长明却缓缓摇了摇头。那羽扇摇动的节奏依旧平稳,目光却深邃地越过眼前的地图,仿佛投向了更加遥远而复杂的北方迷雾。

“主公,诸位将军。” 诸葛长明的声音清朗而平静,如同一泓深潭,瞬间浇熄了帐内刚刚升腾起的躁动,“西州,潘峰肯定留有大将和重兵把守,其不久也在西州修建了宫殿,现在的西州城高池深,纵使其主力北调,亦非旦夕可下之土。且我军连番征战,将士疲惫,郑南、巴镇新复,民心未附,根基未稳。此刻若倾力强攻西州,实乃孤注一掷,风险极大。”

诸葛长明羽扇轻点地图上古涪郡的位置,语气陡然转为凝重:“主公莫忘了,古涪郡!此乃我军北撤之退路,更是未来抵御玄秦南下的前沿重地!赵甲、赵玄清二位将军虽已去取,然古涪乃潘峰之重视之处,其境内恐有潘峰死忠余孽,或玄秦细作潜伏,伺机作乱!更兼北境玄秦虎视眈眈,樊天十八万铁骑随时可能突破潘峰仓促组织的防线,兵锋南指!古涪郡若失,或被搅乱,则我军将腹背受敌,退路断绝!此乃心腹之患,远甚于眼前看似唾手可得的西州!”

诸葛长明的话,如同冰冷的雨点,瞬间让武阳和众将从胜利的狂热中清醒过来。武阳看着地图上古涪郡,再想想北方那如同乌云压顶般的“玄秦”二字,额角不由得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方才一心只想乘胜追击,收回西州,彻底洗刷潘峰带来的耻辱和仇恨,却险些忽略了这悬于头顶的致命之剑!古涪若乱,或被玄秦趁虚而入,靖乱军好不容易打下的根基,将瞬间化为泡影!

“先生……真乃金玉良言!” 武阳深吸一口气,脸上浮现出后怕与敬佩交织的神情,他起身对着诸葛长明郑重一揖,“若非先生点醒,武阳必误大事!只顾眼前蝇头小利,却忘身后万丈深渊!惭愧!”

武阳直起身,目光扫过同样面露凝重之色的诸将,沉声道:“武阳自起兵以来,常以勇力为先,谋略为次。今日方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方为定鼎之基!先生之智,深谋远虑,洞察秋毫,实乃我靖乱军之幸!刘蜀之幸!”

诸葛长明坦然受礼,眼中亦闪过一丝欣慰。他继续道:“当务之急,非攻西州,而是固根本,稳后方,备强虏!”

他羽扇指向天狼山方向:“请主公即刻传令卫钟将军,不必尽起大军来巴镇汇合!命其挑选得力干将,引精兵数千——六千为宜,速速驰援古涪郡!增援赵甲、赵玄清二位将军!”

他顿了顿,目光中闪烁着深意:“增援古涪,非仅为增兵攻城!更要传达一个信号:古涪郡乃我军未来发展重中之重,不容有失!此军抵达后,需协助两位将军拿下古涪郡,然后肃清境内潘峰余孽,整饬防务,安抚民心,将古涪打造成铁桶般的前沿堡垒!同时,” 诸葛长明加重了语气,“命钱勇、钱乙二位将军,抵达古涪后,须立即以最紧急军情规格,将古涪郡内一切详情——城防、民心、周边敌情、尤其是北方玄秦军队的任何蛛丝马迹,火速传回巴镇!古涪,便是我军洞察北境风云的眼睛!其安危,牵一发而动全身!”

喜欢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请大家收藏:()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