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一出好戏(上)(第2页)
此言一出,杨谦礼眉头一挑,冷哼一声,心中愈加不满——堂堂正将,何须被一偏将插言?更何况这周子衡素来只是大统领,如今骤然晋升,言行竟如此轻慢?
三位偏将亦目光不善,其中一人忍不住低语:“新官上任三把火,倒是把火烧到咱杨将军身上了……”
周子衡听在耳中,却不动声色,嘴角冷笑加深,神色傲然,仿佛未将众将军放在眼中。
唐承安终于轻咳一声,稳稳压住众人争执之势,缓缓开口:“召诸位来此,确有大事相告。”
众将齐齐凝视,营中气氛更显压抑,连帐外巡逻甲士的脚步声都似被掩盖。
“军中探骑来报——”唐承安顿了顿,扫视一圈,声音低沉如铁,“靖乱军主将武阳,率兵尾随我军而来,已然逼近天狼山南麓。”
此言一出,帐中诸将皆色变。
杨谦礼沉声道:“他竟敢追击至此?莫非不畏我谢家军威势?”
周子衡冷笑:“不畏?怕是胸有成算。否则岂敢来蹈虎口?”
三偏将相视冷哼,皆觉武阳不过匹夫之勇,不足为虑。杨谦礼拧眉,却觉事有蹊跷。
唐承安手指轻敲帅案,声音清晰如鼓:“探骑言之凿凿,武阳确有异动。诸位,此战不可大意。”
周子衡忽然轻声笑道:“唐将军既然如此慎重,可曾定策?何不早作安排,截杀武阳于山道之间?”
唐承安未答,杨谦礼却已按剑而起,冷然开口:“此事非你偏将之位可议,军中谋战,当由正将定夺!”
周子衡目光骤冷,剑眉倒竖,寒光乍现,帐中寒意大盛。三偏将纷纷起身,怒视周子衡,气氛顿时剑拔弩张。
唐承安喝声止住:“够了!”
帐中一静如死,连篝火摇曳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眼下敌情未明,内讧无益。周子衡,杨谦礼,汝等皆为我军柱石,岂能自乱阵脚?”
两人对视,皆冷哼而坐,却心中各自警惕——这一场军议,怕是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唐承安目光如炬,盯视帅案上的黑金代帅令,良久,沉声道:“谢帅亲令在此,我等不可辱命。此战……关乎大局。”
众将默然,心思各异。
正当议事未定之际,唐承安忽然缓缓起身,脸带一丝神秘莫测的笑意,沉声开口道:“杨将军,各位将军,在下今日,特意带两位旧人,欲与诸位一叙。”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一静。
杨谦礼微微皱眉,目光锐利如刀,带着一丝疑惑与防备望向唐承安:“哦?唐将军所言两位旧人,不知是何人?”
三位偏将也是面面相觑,满眼好奇。
唐承安轻咳一声,脸色间透出一股难以言说的意味,似是怀着难言的心事。他伸手一指帐后一角,语气缓缓:“请。”
只见帐幕一掀,夜风灌入,带着几分凉意。一老一少,两道身影从阴影中缓步走出。
那老者身材高大,面容清癯,鬓发斑白,虽衣袍朴素却难掩身上沉凝之势,步履之间自有一股久居上位、智计无双的气度。
少年身着青袍,面若冠玉,双目清亮,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淡笑,身形虽瘦削,但站姿笔挺,浑身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锋芒与沉稳。
那少年才一现身,杨谦礼便忍不住细细打量。
“这少年……为何如此面熟?似曾相识?”杨谦礼心中暗忖,却一时想不起究竟在何处见过。正思索间,目光一转,当看清那老者之面目时,杨谦礼身躯一震,猛地腾身而起,惊骇失声:“诸……诸葛长明?!这……这怎么可能?!”
身后三位偏将也俱是大骇,齐声呼道:“诸葛长明?!真的是他?!”
此刻大帐中风声肃杀,气氛一瞬凝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诸葛长明面色复杂,目光如炬,扫过杨谦礼等人,眼中同样充满意外。他本以为大帐内有谢必安坐镇,未曾料到竟是这支先行军,令他一时踌躇,不由得皱眉沉思。 “杨将军,诸位。”诸葛长明缓缓拱手,神色沉稳如昔,却也难掩心头疑惑,“老夫以为此处是大帅本营,不料竟是尔等。”
杨谦礼心神未定,强压心中波澜,满面戒备之色,目光警惕如刀,盯着诸葛长明:“诸葛先生,你……怎么会在此?!”
诸葛长明淡淡一笑,摇头未语。
这时,杨谦礼忽然把目光移向那少年,眼神凌厉:“这少年是谁?看着面生,又觉熟悉……说,你是谁?”
少年嘴角浮起一抹浅笑,目光淡然却锐不可挡,缓缓上前两步,朗声开口:“杨将军,久仰大名。”
“在下——武阳。”
“什么?!”
杨谦礼只觉脑中轰然炸响,几乎怀疑自己听错了,死死盯着那少年:“你说……你是武阳?!那个在坠龙谷死里逃生、力挽狂澜,平定西州的靖乱军主帅——武阳?!”
三位偏将更是瞠目结舌,面面相觑,仿佛见鬼。
“果真是他?!怎会出现在此?!”
武阳淡淡一笑,目光清亮,毫无惧意:“正是在下。”
“怎会这样……你……你与诸葛长明同行?!”杨谦礼步步后退,满心警觉,冷汗涔涔而下。
武阳微微颔首,目光含笑,语气却如锋如刃:“杨将军勿惊。今日相见,非为兵戈,实乃共谋大事。”
诸葛长明长叹一声,上前一步,道:“杨将军,你我本为同袍,今日之事,非是叛逆,而是事出无奈。谢必安疑我、害我,逼我等自保……此行实为欲说清曲直,非为兴乱。”
杨谦礼目光微闪,死死盯着二人,心中千头万绪翻涌——昔日敌将,今日竟成盟友?谢家军旧帅与靖乱军新主,竟联袂而来?此事若非亲眼所见,焉能信?
帐中一片沉默,只余烛火摇曳之声。
武阳坦然站立,目光如炬,扫过帐内诸人:“杨将军,靖乱军非叛军,西州非乱地。此番归来,实为拯国救民。谢必安心怀不轨,图谋不臣,诸葛先生与我志同道合,欲以正道匡扶刘蜀社稷。”
诸葛长明朗声补充:“杨将军,今日你若相助,来日功业盖世,天下共仰;若执迷不悟,恐为权臣所弃,尸骨无存!”
喜欢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请大家收藏:()乱世枭雄,从县令之子到帝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