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好 作品

第329章 按下葫芦起了瓢(第2页)

他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郭桓和张之极发生不睦,俩人针尖对麦芒,在前线居然顶了牛,五天时间居然无一条军令成功下达!

“老头你糊涂呀,军国大事岂能儿戏!”

当初将兵权交给郭桓之时,他就担忧过这个事,可老郭桓拍着胸脯保证绝无问题。

“我信他个邪”

陈牧有心想将其二人招来静乐调解一二,可左思右想觉得自己还是亲自去一趟的好,薛岳军报中对分歧语焉不详,他必须亲自去一趟,才能放心。

不管谁对谁错,影响了驱逐鞑子,都是大罪!

“希望张之极给我这个巡抚点面子,不然宣府要换总兵了”

临去之时,陈牧招来了韩晃和于光,嘱托了一应事务后,将惩办鲁家通敌叛国一案交托给了韩晃

“鲁家乃是山西大户,世受国恩,百姓爱戴,不想一招通敌以致太原沦陷,百姓流离,其罪之大罄竹难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前些时兵凶战危,朝廷传下抄家的旨意并未彻底完成,如今各地接连平定,此事还需继续才是” “鲁家主脉虽然逃亡蒙古,可各地分支还在,可将其尽数押往静乐,调查分辨之后,以军法明正典刑”

陈牧说的杀气森森,听得韩晃脖后冷气直冒。

乖乖,这陈状元如今好重的杀气!

不过这个事他可不敢就这么接,有些事还需问明白。

“抚台,按制事涉如此大案,当报朝廷复核,陛下勾绝才能明正典刑,如果就在此地处理,是否有些不合规矩?”

陈牧不在意的摆了摆手:“无妨,此乃战时特办,本抚有这个权利,加之如今山西半壁残破,正需祸首祭旗,以安百姓之心,警戒不法之徒”

“更何况百废待兴需要银钱,你我不能事事麻烦陛下和朝廷,彻底抄了鲁家,正合适”

韩晃没想到他说的这么明白,习惯了含蓄委婉官场生态的他,一时间还有些不习惯。

不过他也十分认同陈牧的想法,谁嫌钱扎手呀。

没有官员不喜欢抄家。

当然,不能抄自己家。

“抚台放心,下官必不负所托”

陈牧点头,又嘱咐几句便出了衙门,带着巡抚标营赶往前前线。

韩晃看着其远去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感慨道:“年轻真好呀”

一旁的于光也笑着附和:“陈抚台一心为国,不避弩矢,我等不如也”

两个布政使互相对视一眼,默契都没有继续这个话题,不过嘴角的笑意却怎么也压不住。

他们没有阻拦陈牧去前线,而是听之任之,其实内心都存了一些小心思。

按理讲陈牧如今的处境,该是韬光养晦收敛锋芒之时,将自身功绩和地位垒实,才是上策。

这个时候做得越多,其实错的越多。

从这也能看出陈牧如今的处境,虽然功劳之大国朝罕有,可资历之浅几如幸臣,在文官群体中,认可度其实是偏低的。

文人自古相倾,何况是文官。

很多人感慨其最多的,便是幸运,若换成某某,未必不能如此等等。

这道题其实是有解的,答案有两种。

其一便是时间,毕竟是状元身份,翰林出身,靠着时间完全可以填补资历上的不足。

其二是立功,立盖世之功,当功劳大到一定程度,让其他人根本想都不敢想,连仰望都不及的程度,他人自然信服。

汉之冠军侯,唐之天策上将,莫不如是。

这也是陈牧一直把那份全歼蒙军的计划,一直放在心中不断提起的最大原因所在。

可惜如今大明两线开战,北方兵力调拨一空,财政吃紧,已经没有能力支撑起他这个计划了。

喜欢大明伪君子请大家收藏:()大明伪君子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