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老头也有春天
毕竟俘虏和战兵的伙食,是完全不同的。
可陈牧选择了全部收编,再加上蜂拥而来的流民,每日的粮草供应都是海量的。
也就是静乐前期底子厚,庆王又送了大礼,要不然换任何一个县,甚至府,都根本供应不了如此庞大的消耗。
“两个月?”
这个数陈牧觉得太少了,可郭桓却不这么觉得,甚至极为惊喜。
这些天他一直忙的是整编的事,后勤粮草供应有陈牧筹划,他根本就没管,如今听到这个数,眉宇间的忧思立刻散了一半。
郭桓扭头看向李岩,问起一个好似和战事无关的问题。
“李岩,记得你说过,大同府仓的粮食只被庆王带出了一部分,其中大部屯于宁化所,宁武关只有不到一万石粮食”
李岩立刻越众而出,躬身回禀。
“翁行铠调了库存的三千架爬犁,总计运了二十一万石粮草,其中二十万石跟着大军,尽数囤在了宁化所”
郭桓闻言忍不住嗤笑一声,感慨道:“翁行铠这厮,为了造反也是拼了,这三千爬犁都快三十年了,乃前朝周总兵时督造的,真亏他能翻的出来”
郭桓在心底暗自盘算了一阵,心里便拿定了主意,郑重起身道:“抚台,此战我意可兵分两路而行”
“两路?”
陈牧闻言差点跳起来,眼下蒙古大军就快到了,现在还分兵?
这老头是不是疯了!
郭桓当然没疯,而且此刻理智的可怕。
“随李崇义等逃往宁武的应该有一万五千人左右,其中还有一千多骑,如今已经过去一个月天,粮草应该所剩无几”
“宁武关存粮极少,前次大战之中,叛军的运粮器具被缴获,民夫四散而逃,而依靠骡马运输,从大同运到宁武,非但耗时日久,仅组织民夫牲口就不是短时间能成的”
“叛军被秦总兵堵在宁武多时,其必不敢分兵劫掠,虽然因为大败,导致不少军粮被抢,但也不过是七日之粮”
“抚台,叛军就要没粮了,现在胜了一阵,他们必然全力劫掠筹粮,乃是最虚弱的时候”
“此时我们派出大军,沿着恢河谷地直扑宁武,必可趁其不备,一举拿下”
郭桓说的热血沸腾,可陈牧却听的心里不住摇头。
哪怕他现在二把刀的军事水平,也听出老头这话中不确定因素太多。
譬如最重要的假设,宁武关要是有粮呢。
神曲朔州难道就不能运粮么?
再比如哪怕极快断粮了,可那是宁武关,又是那么容易攻破的?
他的确不会带兵,但是也明白一个道理,把自己的胜利寄托在对手身上,这本身就落了下乘。
万一这边攻不破城池,这边静乐再出了问题,那乐子可大了。
可还没等他开口拒绝,就听郭桓继续道:“抚台,宁武关乃内三关之一,其防御乃三关之首,吉王必然在此关中坐镇,只要破城必能擒之”
“老夫请命,率十路大军,一句破贼”
世事易移,未有一成不变者。
郭桓曾经的确心灰意冷,情愿老死山林。
然而随着被朝廷重新启用,老头渐渐又燃起了功名之心。
因为当年之事,郭家的顺宁伯爵位在他手里丢了,整整五代人爬冰卧雪闯下的家业就此烟消云散。
当年的事他冤枉,可也不冤,哪怕翻案他失察的罪名也少不了。
将蒙古逐出山西,功绩了了,根本不足以让他恢复爵位。
而亲手擒住反王则不同!
如今有了天赐良机,老头觉得自己该搏一把,
在他手里丢的,要亲手带回来!
“只要爵位还能在族中传承,老夫无愧于列祖列宗了!”
可惜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他的确把陈牧说动了,但是比功名之心,满朝文武,哪一个比的过陈青天!
陈牧沉思片刻脸色突变,豁然起身,目视众将道:“郭帅此言有理,可十路人马不够,狮子搏兔,亦用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