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风雪 作品

第278章 董白(第2页)

她不明白,为何大人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拔刀相向,更不明白,叔父为何会觉得这种场面“豪气”。

随着年龄的增长,董白逐渐意识到,叔父的行为早已引起天下人的不满。

她曾在阅读《春秋》时,看到“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句子,便忍不住问儒师:“先生,‘多行不义’是什么意思?叔父所为,是否也会如书中所言?”

儒师听到这话,吓得脸色惨白,连忙捂住董白的嘴,小声告诫她:“君侯年幼,不可妄议太师!此事休要再提,若是被太师知道了,不仅君侯会受罚,就连老臣也性命难保!”

此后,董白便很少再提及此类话题,但心中的忧虑却与日俱增——她常常在夜里醒来,听到府外传来士兵的呐喊声,或是看到叔父深夜仍在书房中与将领们密谋,脸上满是阴狠的神色。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关东诸侯组成“讨董联盟”,以袁绍为盟主,率军西进讨伐董卓。

袁绍、曹操、孙坚等诸侯,各自率领兵马,从不同方向逼近洛阳,一时间,洛阳城人心惶惶。

董卓为避其锋芒,决定迁都长安——他认为长安地处关中,易守难攻,且是汉朝的旧都,便于控制朝政。

迁都过程中,董卓下令焚烧洛阳城——从皇宫到百姓的房屋,皆被付之一炬;数百万百姓被迫西迁,一路上,西凉士兵对百姓肆意抢掠,稍有反抗便会被杀死。

董白坐在装饰华丽的马车中,透过车窗看到路边饿死的百姓、被士兵抢掠的妇女,还有被大火烧毁的房屋,心中充满了不忍。她曾拉着董卓的衣袖,小声请求:“叔父,路边的百姓好可怜,我们能不能给他们一些粮食,让车队走慢一点?”

董卓却不耐烦地甩开她的手,斥责道:“妇人之仁!若被诸侯追上,你我皆死无葬身之地!这些百姓,死了便死了,有什么可惜的!”

董白只能默默垂泪,将自己马车中的衣物、食物偷偷递给路边的孩子——她知道,自己能做的,只有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董白与董卓等人终于抵达长安。

董卓在长安城西修建了豪华的“郿坞”,这座坞堡高达七丈,周长一里,里面修建了宫殿式的房屋,储存了足够三十年食用的粮食,还有无数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

董卓曾对人说:“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他将董白及董氏一族的亲属都安置在郿坞中,派重兵把守,以为这样便能确保董氏一族的安全。

然而,他的这番“万全之策”,却未能保住董氏一族的性命,更未能护住他视若己出的侄女董白。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白刚满三岁,长安城中的权力格局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时的董卓,因长期专权,早已引起朝野上下的不满——他不仅残暴嗜杀,还肆意搜刮民财,甚至曾在一次宴会上,将投降的士兵当场虐杀,吓得百官魂飞魄散;他还命人将长安城中的富豪抓起来,诬陷他们谋反,然后抄没其家产,据为己有。

就连他身边的亲信,也对其残暴行径感到恐惧,其中便包括他的义子吕布。

吕布本是丁原的部将,后被董卓用重金收买,杀死丁原,投靠董卓。

董卓对吕布极为信任,认其为义子,让他担任中郎将,掌管自己的亲卫队。

然而,董卓性格暴躁,常常因小事责罚吕布——有一次,吕布因一点过失,竟被董卓掷出的手戟险些刺中,虽未受伤,却让吕布心生怨恨。

司徒王允看出了吕布的不满,便暗中联络他,策划了一场诛杀董卓的阴谋。

四月二十三日,汉献帝大病初愈,按照礼制,需在未央宫召见群臣,举行“朝贺礼”。

董卓深知自己树敌众多,担心有人趁机刺杀自己,便做了周密的防备:他让吕布率领亲信士兵在宫门两侧埋伏,又命人在自己的马车四周加装了铁板,还让替身坐在马车中,自己则躲在后面的马车里。

即便如此,董卓仍觉得不安全,临行前,他还特意占卜了一卦,卦象显示“大吉”,他这才放下心来,乘坐马车前往宫中。

当董卓的马车驶入未央宫宫门时,早已埋伏好的士兵突然冲出,举刀刺向马车中的替身。

替身吓得尖叫起来,董卓这才知道自己中了埋伏,他掀开马车帘子,高声喊道:“吾儿奉先何在?快来护我!”

此时,吕布手持汉献帝的诏书,从宫门后走出来,厉声说道:“有诏讨贼臣董卓!”

随后亲自挺矛,率领士兵冲向董卓的马车。

董卓大惊失色,想要反抗,却被士兵们团团围住,最终被吕布一矛刺中胸膛,当场死亡。

董卓死后,长安城中一片欢腾——百姓们纷纷走上街头,敲锣打鼓,庆祝“国贼”伏诛,甚至有人将董卓的尸体拖到大街上,点燃他的肚脐,用他的脂肪当灯油,彻夜燃烧。

而郿坞中的董氏一族,却陷入了灭顶之灾。

王允下令,诛灭董卓三族(父族、母族、妻族),吕布亲自率领大军前往郿坞,将董旻、董璜等董氏亲属全部杀死,就连董卓九十岁的老母亲,也未能幸免——这位老夫人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吕布饶她一命,却被吕布一剑斩杀。

此时的董白,正与乳母在郿坞的清芷院中玩耍。

她刚刚学会了折纸船,正将纸船放进池塘里,看着纸船随风漂荡,笑得十分开心。

突然,院外传来了嘈杂的喊杀声,乳母脸色一变,连忙抱起董白,躲进了清芷院假山后的山洞中——这个山洞是乳母偶然发现的,极为隐蔽,平时用来存放董白的玩具。

躲进山洞后,乳母用手捂住董白的嘴,小声说:“君侯不要说话,外面有坏人,等坏人走了,我们再出去。”

董白虽然年幼,却也感受到了危险,她点点头,紧紧抱住乳母的脖子,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洞外,吕布的士兵正在郿坞中大肆搜查,他们砸开房门,翻箱倒柜,只要看到董氏的亲属,便会当场杀死,一时间,郿坞中惨叫连连,血流成河。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洞外的喊杀声渐渐平息,乳母以为士兵们已经离开,便抱着董白,悄悄走出山洞,想要寻找食物。

然而,她们刚走出山他不再犹豫,手腕一沉,锋利的剑锋便朝着董白的胸口落下。

鲜血瞬间染红了董白身上绣着缠枝莲的锦裙,那抹鲜红与她苍白的小脸形成刺眼的对比,她小小的身体晃了晃,最终倒在乳母冰冷的尸体旁,那双曾充满好奇与纯真的眼睛,永远失去了光彩。

吕布杀死董白后,并未有丝毫动容,他收起佩剑,对士兵们下令:“将董氏一族所有尸体,尽数拖至长安城外的乱葬岗,任其腐烂,不得收殓!”

士兵们不敢违抗,纷纷上前拖拽尸体——董卓的尸体早已被百姓肆意践踏,董旻、董璜的尸体满身伤痕,而董白小小的身躯,被随意地扔在一辆板车上,与其他董氏亲属的尸体堆叠在一起,朝着城外而去。

乱葬岗位于长安城西的渭水之畔,那里荒草丛生,野狗成群。

当董白的尸体被扔下车时,几只饥饿的野狗立刻围了上来,开始撕咬。

附近的百姓看到这一幕,有人不忍地别过脸,有人低声叹息,却无人敢上前阻止——在那个连自身安危都难以保障的时代,没有人愿意为一个“董氏余孽”惹上麻烦。

就这样,一个年仅三岁、从未参与过任何恶行的少女,最终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她的生命,如同渭水之畔的一粒沙尘,在汉末的狂风中,悄无声息地消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