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风雪 作品

第254章 庞德(第2页)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蜀汉荆州守将关羽率军北伐,围攻樊城。

樊城是曹魏在荆州的重要据点,若樊城失守,曹魏的中原地区将直接面临蜀军的威胁。

曹操得知消息后,立即派遣于禁为主将,庞德为副将,率领七军前往樊城解围。

此时,关于庞德的流言再次兴起。有人向曹操进言,称庞德的哥哥庞柔在蜀汉为官,其故主马超也在蜀汉效力,让庞德率军前往樊城,恐怕会有不测。

曹操听到这些流言后,心中也有些犹豫,便召见庞德,想要将他调回。

庞德得知后,心中悲愤交加,他对曹操叩头泣血道:“臣深受魏王厚恩,无以为报。此次前往樊城,臣必当死战,斩杀关羽,以明臣之心!”

曹操见他言辞恳切,便打消了调回他的念头,同意他随军前往樊城。

为了彻底打消众人的疑虑,也为了表达自己必死的决心,庞德在率军出征前,特意让家人打造了一口棺材。

出发当天,他将棺材放在军营门口,召集部将和士兵们训话。

他指着棺材对众人说:“我此次出征,若能斩杀关羽,报效魏王,这口棺材便用来装关羽的首级;若我战败被杀,这口棺材便用来装我的尸身!我庞德此生,绝不投降!”

将士们见庞德如此决绝,无不深受感动,士气大振。

庞德率军抵达樊城后,与关羽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他深知关羽是蜀汉名将,武艺高强,麾下军队战斗力极强,不敢有丝毫懈怠。

每次作战,他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

在一次战斗中,庞德骑着白马,手持长刀,直冲关羽阵中。

关羽也亲自率军迎战,两人在阵前大战百余回合,不分胜负。

庞德见难以取胜,便佯装败退,待关羽追击时,突然回身一箭射向关羽。

这一箭正中关羽的左臂,关羽负伤退兵,庞德率军趁势追击,取得了一场小胜。

从此,蜀军士兵都称庞德为“白马将军”,对他十分畏惧。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当时正值秋季,樊城地区连降暴雨,汉水水位暴涨,于禁和庞德率领的七军营地被洪水淹没。

士兵们纷纷逃到高处躲避,军队陷入混乱之中。

关羽见状,立即率领水军乘大船前来进攻。

于禁等人被困在水中,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在这危急时刻,庞德依旧坚守在堤坝上,指挥士兵们进行抵抗。

他身披铠甲,手持弓箭,不断射杀前来进攻的蜀军士兵。

身边的副将对他说:“如今大势已去,将军不如投降关羽,尚可保全性命。”

庞德怒斥道:“我受魏王厚恩,岂能投降敌贼!今日便是我战死之日!”

他亲手斩杀了劝降的副将,继续指挥战斗。

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中午,庞德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箭矢也用完了。

他便拔出短刀,与登上堤坝的蜀军士兵展开肉搏战。

他奋勇杀敌,身上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铠甲,但他依旧坚持战斗。

最终,由于寡不敌众,庞德被蜀军士兵擒获。

庞德被押到关羽面前时,依旧昂首挺胸,不肯下跪。

关羽见他是员猛将,心中十分爱惜,想要劝降他。

关羽对庞德说:“你的哥哥庞柔在汉中为官,你的故主马超也在我主麾下效力。你若归降我军,我定保你高官厚禄,何必要死呢?”

庞德听后,怒目圆睁,厉声骂道:“关羽匹夫!我魏王神武盖世,威震天下,岂能是你们蜀汉伪主所能比拟的?我庞德生为魏人,死为魏鬼,绝不投降!你快杀了我吧!”

关羽见庞德态度坚决,毫无归降之意,心中十分恼怒,但也敬佩他的气节,无奈之下,只得下令将庞德斩杀。

庞德临死前,依旧大骂不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坚守着自己的忠诚与尊严。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庞德在樊城被杀,时年不详。

庞德的死讯传到许昌后,曹操悲痛不已,为他流下了眼泪。

他下令追赠庞德为壮侯,赐其子庞会等四人爵关内侯,邑各百户。

曹丕称帝后,更是思念庞德的忠勇,下诏褒奖道:

“昔先轸丧元,王蠋绝脰,陨身徇节,前代美之。惟侯式昭果毅,蹈难成名,声溢当时,义高在昔,寡人愍焉,谥曰壮侯。”

庞德的忠勇事迹很快传遍了天下,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对象。

他抬棺战关羽的壮举,展现了一位武将宁死不屈的气节;

他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坚定,诠释了忠诚的真谛。

在那个群雄逐鹿、臣子易主如弃敝履的时代,庞德用自己的生命,为“忠诚”二字写下了最沉重的注脚。

西晋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庞德:“庞德授命叱敌,有周苛之节。”

将他与汉初坚守荥阳、宁死不降的周苛相提并论,高度赞扬了他的气节。

后世的文人墨客也纷纷写诗作词,歌颂庞德的忠勇。

唐代诗人杜甫曾在诗中写道:“庞德抬棺决死战,关公中箭怒冲冠。樊城风雨英雄泪,青史留名万古传。”

宋代文学家苏轼也感叹道:“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庞德之谓也。”

庞德的儿子庞会,继承了父亲的忠勇之气。

后来,他跟随钟会、邓艾率军伐蜀,在攻破成都后,为了给父亲报仇,诛杀了关羽的后代。

虽然这一行为在后世引发了一些争议,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庞德的忠勇精神对后代的深远影响。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三国的烽烟早已散尽,但庞德的忠勇事迹却如同不灭的星辰,永远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中。

他的一生,虽然辗转多主,却始终坚守着武将的气节;

他的结局,虽然悲壮惨烈,却赢得了后人的无限敬仰。

在樊城的那片土地上,仿佛还能听到他临战前的誓言,看到他浴血奋战的身影。

庞德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气节,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人坚守信念,砥砺前行。

他的孤忠烈骨,虽陨于樊城,却在历史的长河中,铸就了不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