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新人和新房(第2页)
她完全没想到大家伙的热情居然会这么高涨!
从几十条红点私信中层层筛选,夏芜最终挑出来几条比较靠谱的。
她让这三人给她邮箱发送简历,查看过后,决定录用名叫邓慧的中年女性。
邓慧今年四十三,从事会计职业已经有二十一年,拥有多个专业证书,曾任职国内多家大型企业,目前正处于待业状态。
邓慧的困境来源于家庭。她早年生活幸福,顺风顺水,身为家中独生女,邓慧享有一切独生子女都有的好处,她被父母呵护着考上不错的大学,走入社会,甚至运气爆棚,在大学里遇到现在的老公,两个人相知相爱,分外和睦。
命运的分水岭出现在十二年前,邓慧三十一的时候,孩子七岁。先是她父母二老先后得病,在六年内相继死去,期间她老公的父母一个得癌症一个得老年痴呆。失去亲人的痛苦,经济压力,孩子进入青春期,邓慧进入更年期,这一切一切的压力,让邓慧的身体也出现健康问题。
她失眠非常严重,甚至患有焦虑症,为此不得不辞去工作在家休养,等到两边老人都去世后,邓慧的健康问题成了悬挂在全家人头顶的利剑,让人担忧无比。
她想继续社会生活,却又无法在四十三岁的年纪适应高压工作需求。
这次投简历,是她老公简峰帮她投的,他对妻子的成就如数家珍,邓慧的简历足够漂亮,在夏芜决定采用她之后,简峰才对她吐露实情。
简峰想借着这个机会带着邓慧在杨沟村休养身心,又怕夏芜发现后不予录用。
事实上邓慧已经找过不少工作,但很多公司都不想录用她,说她年龄大,说她情绪不稳定,每次找工作,都让邓慧更加敏感失望。
夏芜不在乎这些,她看中邓慧的能力,也相信邓慧的专业。
“您可以告诉您爱人,她被桃源山庄录用了,如果你们考虑好决定来任职,请在三天内给我答复。”
“好的,非常感谢您给我爱人机会,最迟明天我就会给您答复,以免耽误您招人的时间。”
简峰放下手机,有些激动地走出画室。
他是一个工笔画家,在圈子里小有名气,至少不会为生计发愁。哪怕这十几年来四位老人先后得病离世,他们家也顶多有点经济压力,完全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老公,你快看看我养的睡莲,又开了一朵!”
自从没工作之后,邓慧就爱上了伺弄花草,也是她最早关注到夏芜,喜欢看夏芜的视频,把她的视频当做缓解压力的开关,也正是因为关注夏芜后,邓慧的精神状态才稳定许多。
她总是念叨着,要是能去山里隐居,种种菜就好了。
二人老夫老妻扶持多年,简峰也没绕弯子,直接告诉邓慧这个好消息。
不出意外,邓慧人都傻了,“我准备录用了?”
“那还能有假?你要是现在答应,明天咱们就搬家入职,月薪六千五,还有提成,包吃包住,这不就是你想要的生活吗?”
“那你怎么办?”
“我也去啊!我在哪里都能画画,到时候看能不能租个房子,改造成画室,我也喜欢隐居生活,多好啊!”
这么一说,邓慧真心动了,她让简峰给夏芜回复,夏芜给她发来录用通知,问她什么时候能够入职。
邓慧看一眼家里,要是把东西搬一搬,起码也得一周吧?
一周之后,公司就有专属会计了。
夏芜对论坛招人还挺满意,早知道粉丝群里藏龙卧虎,她没想到还能找到这么个宝藏会计。
夏芜招到人后就封帖了,许多人问她什么时候还招人,需不需要某个行业的,夏芜对此哭笑不得,她这小庙何德何能,都快成为香饽饽了,哪里用得到这么多大神啊。
对此只能表示婉拒。
西瓜上网售链接,第一天就卖出上千单。
夏芜手底下五十多个员工,想着公司开始赚钱了,她想着再多招点人,不然就这五十七个员工,每天都忙得团团转。
又要开地又要摘菜摘西瓜打包做馒头的,累得不行。
夏芜这次在村里招人,杨国峰在村群里发了通知,问有没有人要回来干活的,杨沟村多少村民就等着这个机会呢。
人是头天晚上招的,第二天就有人收拾铺盖坐上回家的火车,工资都还没发到手,他们生怕回来晚了活就没啦。
笑话,在外面累死累活一个月才四五千块钱,回家种地都能有四五千,还有什么五险一金,这种好事打着灯笼都难找,他们肯定选择回来啊。
眼看着村里越来越热闹,回来的人越来越多,杨国峰高兴得都不知说什么才好了,他每天数着村里返乡的村民,眼眶都有些发热。
杨沟村将近百户人家,常住人口有五百左右,其中有三百多都选择出去打工,留在村里的老年人居多,孩子也越来越少。
结果今年光是从外地打工回来的都有二三十户人家,这些人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肯定就不愿意走了呀。
眼看着村里越来越有兴盛之象,杨国峰决定和村里人商量商量,打算给村里的路重新修一修。
他们村里上次修路还是六七年前,政府出钱家家通,村里修的都是水泥路,时间久了总有地段坑坑洼洼,不止是村里人出行不便,现在村里生意多了,外来车辆运输也不方便。
一是路况太差,二是路段太窄,还有就是路边也没路灯,一入夜村里就黑灯瞎火的,村里百姓生活也不方便。
修路设灯是杨国峰早就有的想法,但真要实施起来可不简单。
现在村里人刚开始挣钱,虽说修路是为了大家好,可一涉及出钱,难免会有些争议。
杨国峰是夏芜公司的hr,从村里招人都是他负责。杨国峰秉持着雨露均沾的原则,尽量给每家每户起码提供一个岗位,他对村里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哪个家都多少有点毛病,但他能管得住。
雨露均沾的好处之一就是,每家每户都能有个稳定月收入,捐钱修路设灯也就没那么难了。
杨国峰思虑良久,才决定把村里人都叫到村委开个会。
他把修路设灯的好处都给说了,还没想好怎么开口让大家捐钱呢,就听到有人问:“书记,你就直说要多少钱,咱们一家都出点,看能不能凑够!”
“就是,赶紧吧,我们活都还没干完呢,菜园子都还没浇透!”
杨国峰错愕不已,这可是捐钱啊!村里这群吝啬鬼怎么就舍得钱了?
像是看出来杨国峰的不敢置信,丘兰笑着道:“书记,我们以前是穷的不舍得,又不是傻。修路设灯对咱村里都有好处,等路修好了,灯也有了,夜里也能干活,大家不是挣得更多了吗?捐出去的钱早晚能挣回来,这有啥不舍得的?”
“就是,你看我家那两块地,光是卖菜都挣不少呢!”
每次有外地人来玩,总要从村里买些特产带回去,他们买得最多的就是菜,村民们自己种的菜,都跟雁头山上的学着,不打药,人工除草除虫,累是累点,但能卖出价格啊。
镇上有些开饭馆的,还会专门来他们村里买菜,还有二中食堂,马家菜馆,在山上买不着够用的菜,就从村里买。
放以前,他们菜都坏地里也没那么多买家啊!
杨沟村村民都有一个公认的想法,他们现在的好日子,跟夏芜的山头有关,要不然光靠他们自己,哪来这么多挣钱的机会?
给夏芜干活能挣钱,自己家种地还能挣钱,这么好的日子去哪里找哦。
杨国峰真是大开眼界,为村民们的识大体竖起大拇指,“那行,大家回去都跟家里人商量一下,确定没问题,我就让明凯算算账,看给村里修路设灯大概要多少钱,到时候均摊一下,应该也不贵。”
“行啊,书记,你要是铺路,要不要找个设计师啊?你看来咱村里来玩的人可不少,咱不能光想着方便,还得考虑美观!”
“对,城里人来玩爱拍照,到时候给咱村里建得美美的,都来玩,咱们不就更能赚钱了?”
都不用杨国峰说,村里人自己都知道怎么吸引游客了。
杨国峰心里乐开花,去哪找他村里这么些好百姓哦!
“放心,请!给小芜设计民宿的马设计师不是还在吗?明天我就去请教他!”
“这个好!我看他设计的民宿可漂亮了,等我以后攒够钱,我就请他给我家也设计设计,到时候盖新房子!”
“哈哈,你盖我也盖,咱们都盖新房子,把家里也弄得漂漂亮亮的!”
“快了,攒钱也快,你看丘兰,一个人带俩娃还这么能干,上个月光工资拿了八千三,一年下来十万有了,估计明年都要起新房咯!”
“吴叔你还说我呢,你跟婶子两个人一起干,挣得不是更多吗?多攒点好给小乐娶媳妇,就等着抱大孙子吧!”
村里人畅想着美好未来,乐得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