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慷慨馈赠(第2页)
紧接着,水土流失现象日益严重,河流变得浑浊且容易泛滥,肥沃的土地变得贫瘠,部落的农业收成锐减。
没有了森林的保护,雨水直接冲刷地表,大量的泥沙被带入河流,导致河床抬高,河水泛滥成灾。
而肥沃的土壤随着水土流失,养分大量流失,变得不再适合农作物生长,部落的粮食产量大幅下降。
而当部落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重新植树造林,遵循森林的自然生长规律,不过度砍伐时,生态逐渐恢复,部落也再次走向繁荣。
新种植的树木逐渐成长,动物们又重新回到这片栖息地,植物也开始恢复生机,河流变得清澈,土地再次肥沃起来,农业收成也逐步提高。
她深知这不仅仅是一种生存的智慧,更是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这种敬畏之心在部落的文化传承中根深蒂固,就像部落文化的灵魂一般,贯穿于部落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
它体现在部落的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同阳光穿透树叶的缝隙,无处不在。
从狩猎时不捕杀幼崽和怀孕的动物,这一行为背后有着深刻的生态考量。
幼崽是动物种群繁衍的希望,怀孕的动物更是承载着新生命的孕育使命。如果肆意捕杀,将会导致动物种群数量的失衡,破坏整个生态链。
从种群繁衍的角度来看,每一只幼崽都是未来种群数量增长的潜力,它们承载着延续物种的重任。
而怀孕的动物体内孕育着新的生命,捕杀它们就等于扼杀了多个未来的生命个体。
这种行为会导致种群的年龄结构失衡,老年个体比例过高,年轻个体补充不足,最终使种群走向衰落。
从生态链的角度而言,每一种动物在生态链中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无论是作为捕食者还是被捕食者。
例如,狐狸捕食兔子,如果兔子的幼崽和怀孕母兔被大量捕杀,兔子的数量就会锐减。
那么狐狸就会因为食物短缺而面临生存危机,进而影响到以狐狸为食的其他动物,整个生态链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崩塌。
到采集植物时不过度挖掘,因为过度挖掘可能会破坏植物的根系,影响植物的再生能力,甚至导致某些植物的灭绝。
植物的根系就像它们的生命线,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