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晁西林转封地
李三一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两位夫人。
“确实也该回去了,我们出来已经大半个月了,妾身真的很想念孩子们呢。”秦淑兰面带微笑地说道。
“是啊,自从孩子出生以来,我还从未离开他们这么久呢。也不知道孩子们有没有想念他们的娘亲啊!”木竹清也随声附和道。
这是她们二人抵达秦州胭脂城之后,第一次离开这么远的地方,而且全程都是跟随李三一一起旅行。
“哈哈哈,好啊,那咱们明天就启程返回吧。”李三一笑着回答道。
当天下午,李三一又与同州书院的教习们详细讨论了关于运河的事情。经过一番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大家对运河的规划和建设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想法。
第二天,李三一便带着一行人踏上了归途。不过这次他们选择的路线是南线,沿着胭脂城的边境一路前行,最终回到侯府。
这一路上,他们走走停停,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就这样,又过去了十天的时间。
就在五天前,一个名叫晁西林的人悄然抵达了河西郡。他的到来,仿佛给这个平静的地方带来了一丝神秘的气息。
晁西林一到河西郡,便受到了侯府管家鱼富贵的热情款待。鱼富贵对这位贵客可谓是殷勤备至,不仅安排了最好的房间,还准备了丰盛的美食。然而,晁西林似乎并不满足于这种安逸的生活,仅仅待了一天后,他便带着几个仆人匆匆离开了侯府。
当鱼富贵询问晁西林的去向时,晁西林只是淡淡地说在府里待得有些烦闷,想要出去走走。鱼富贵虽然心中有些无奈,但也不好阻拦,只得嘱咐晁西林注意安全,并多派了些人手暗中跟随。
与此同时,薄教头早在十天前就已经让鱼富贵为晁西林办好路引。在这个时代,路引就如同通行证一般重要,没有路引的人几乎是寸步难行。一旦被官方查到,就会被当作流民对待。而对待流民,一般的官方机构通常会让他们服劳役三年,而且还是免费的。
不过,在河西郡,李三一却废除了这种传统的做法。他规定,若有人被抓到没有路引,并不会被强制服劳役,而是会被送去几个矿场工作一到三年。当然,根据他们的劳动成果,矿场也会给予一定的银两作为报酬。
话分两头,晁西林在李府的客房里稍作休息后,便带着几个仆人悠然地走上了大街。
“老爷,这里真不错啊!”一个仆人满脸喜色地赞叹道。
晁西林微微一笑,回应道:“好不好,咱们还得四处逛逛才能知道。”说罢,他迈步向前走去,仆人们赶忙跟上。
他们前天晚上抵达秦州胭脂城后,并未在城中停留,而是在护卫的引领下,马不停蹄地连夜赶到了侯府。昨天一整天,他们都待在侯府内,未曾踏出府门半步。
“老爷,您看这大街,竟然有十丈宽呢!”一个仆人惊讶地喊道。
“是啊,刚才路过的那个巷子,也有三丈宽呢!”另一个仆人附和道。
晁西林点点头,目光扫视着街道两侧,只见街道两旁不仅有排水沟,而且这些排水沟修建得十分精致,还用砖石严严实实地盖住了,既美观又实用。
“这街上的人流量可真是大啊,但奇怪的是,并不显得拥堵。”一个仆人疑惑地说道。
“我也注意到了,好像人们都很自觉地靠一侧行走,很少有逆向而行的。”另一个仆人接话道。
晁西林听着仆人们的讨论,心中暗自点头。他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还算不错,街道宽敞整洁,交通秩序井然,这让他对接下来的行程多了几分期待。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一处路边摊。这是一个离城门检查站不远的摊位,摊主正在热情地叫卖着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