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的鱼 作品

第175章 王向阳回前线,李三一传话(第2页)

洪双民稍稍迟疑了一下,然后回答道:“哦,这个嘛,其实我家主人也还没有跟我详细说过,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我想他应该会根据实际情况来提出合理的要求吧。”

李三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道:“哦,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家主人现在就开始操心谈判的事情了呢。”

洪双民干笑两声,解释道:“也不是啦,我就是随口问问,毕竟这关系到双方的利益嘛。”

“如此甚好,那我便闲谈几句。我们所掌控之地,自然便是我们的势力范围。此外,每年需向我提供食盐一千万石,每斤仅需一文钱即可。同时,还需提供佃户一万户,其中十三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男女青年各一千人,且这些人中,木匠、瓦匠、铁匠、教书先生、纺织工人以及识字超过三百字的人等,具备一技之长的人数不得低于五成。另外,现银五百万两也必不可少。”李三一轻描淡写地说道,仿佛这些要求都微不足道。

洪双民听闻,不禁失声惊叫:“啊!我们威国三州的总人口不过七百多万而已。这岂不是要从百人中抽取一人吗?”他满脸惊愕,显然对李三一的要求感到十分震惊。

李三一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回应道:“哦,既然如此,那便五千户好了。但这已是底线,不能再少了。”

洪双民连忙点头应道:“是,是,是。多谢伯爵大人体谅!”他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原本还担心李三一不肯让步,如今看来,对方倒也并非完全不近人情。

李三一摆了摆手,说道:“行了,我也只是随口一说。具体的事宜,还需等双方朝堂商定谈判细节之后再做定夺。”

洪双民急忙应和道:“是,我家主人特意派我此次前来,就是想先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实际上,还有一件事情想恳请伯爵大人您施以援手。”

李三一听闻此言,眉头微微一皱,追问道:“哦?但说无妨。”

洪双民赶忙说道:“是这样的,在礼县城里,我家主人有三位商人不幸被贵军俘虏了,我家主人希望能够赎回他们。”

李三一略作思考,继续问道:“哦,这三家商人每家有多少人呢?”

洪双民连忙回答道:“连带家属和仆人在内,大概都在五十人左右。由于贵军进军速度太快,他们还没来得及撤离,就……”

李三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似乎在心中权衡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开口说道:“嗯,我明白了。这样吧,可以让他们每家缴纳赎银百万两。其实,你家主人也可以将这件事当作一门生意来做,每个人收五万两赎金,至于你家主人向其他人收取多少,我就不过问了。”

洪双民一听这话,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地惊呼道:“啊,这也太多了吧?”他虽然也知道威国富人多,但是这个数字还是让他有点难以接受。显然对这个数字感到非常震惊,觉得这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一个商人,不值这个价。

李三一见状,嘴角微微一扬,露出了一丝冷笑,他有些不满地说道:“哼,嫌多就算了。你应该知道,河西郡目前正缺人呢。”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态度,似乎在告诉洪双民,这个价格已经是他所能接受的底线了。

洪双民意识到自己的反应可能有些过激,他连忙解释道:“啊,是,我给主人传信。”他一边说着,一边拿出纸笔,准备将李三一的要求传达给自家主人。

“你也做不了主,需要多少人,拿钱买就是了。拿着名单,去伯爵府找管家鱼富贵。我给你这封信,你带过去。这事今天开始安排,要是一个月后,再想赎人就是这个价了。”李三一的语气很平淡,似乎对这种事情已经习以为常。

洪双民听了,有些发愣,他显然没有想到事情会这么复杂。他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啊,为啥?”

李三一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然后继续低头写信,边写边解释道:“啥?今天开始迁移人口,一个月内完成。完成了,想要再找就费劲了。我们会把人打散,大家族拆分成一人到十人不等的小家庭,分散在河西郡各处。方圆百里,去哪里找人?”

洪双民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对方是要把这些人分散开来,让他们难以团聚。这样一来,就算有人想要赎回自己的亲人或朋友,也会因为找不到人而无从下手。

李三一写完信后,将信纸对折起来,然后将其塞进信封里。他仔细检查了一下信封是否密封好,确认无误后,便随手将信封递给了洪双民,并说道:“好了,你把这封信带给鱼富贵,他自然会知道该如何处理。”

洪双民接过信封,看了一眼,心中暗自思忖着:“这信得保存好,说不定这还是主人以后的一条财路。”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先向自己的主人汇报此事,于是开口道:“嗯,这就对了,不过我还是先向主人禀报一下吧。”

李三一对洪双民的决定表示理解,他点了点头,说道:“嗯,这样做也没错,你只需将我的话转达给你的主人即可。”说完,他又拿起笔,在信上添了几句话,然后再次仔细查看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问题后,才放心地将信交给了洪双民。

洪双民双手接过信封,如获至宝般地将其收入怀中,然后说道:“那我就不打扰伯爵大人了,我这就回去给主人传信。如果主人同意,我会立刻去找伯爵府的管家鱼富贵。”

“嗯,去吧!”李三一挥了挥手,示意洪双民可以离开了。接着,他便继续埋头处理起军营中的事务来,似乎完全忘记了刚才的事情。

洪双民见状,也不再耽搁,转身退出了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