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王向阳要埋伏威国援军(第2页)
然而,李三一却不以为然地冷哼一声,说道:“哼,农民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却只能勉强维持个温饱,甚至有时候连饭都吃不饱,这样的生活简直就是在生死边缘挣扎啊!再看看历史,哪一次不是因为农民问题引发的社会动荡呢?只不过,新的朝堂虽然能够暂时缓解这种矛盾,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不过是一个轮回罢了。”
秦怀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问道:“那少爷您觉得我们这样做能够真正解决问题吗?”
李三一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这确实很难啊,但总有人要去尝试一下吧。如果连尝试都不敢,那问题就永远都得不到解决了。”
秦怀玉似乎明白了李三一的想法,他追问道:“少爷的意思是,今年秋收之后,您打算降低租金吗?”
李三一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说道:“嗯,借着男爵府升级为伯爵府的机会,给大家降降租子。至于具体降多少,一成还是两成,我现在还没有想好。主要是最近一直在打仗,实在没有太多时间去处理这些政务。等忙完这次战事,回到伯爵府后,再商议此事吧。”
秦怀玉听后,不禁感叹道:“不管是一成还是两成,少爷此举都会成为历史名人啊!谁见过这么低的租子呢?”
李三一摆了摆手,笑着说:“土地多了,其实并不划算。那些大商家或者大地主,慢慢就会把精力放在内地商业制造、对外贸易等其他事情上,而不会像以前那样专注于土地了。”
秦怀玉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希望如此吧!”
李三一接着说:“这次就当作一个试点,看看效果如何。”
秦怀玉看着李三一,满脸疑惑地问道:“少爷,那这次咱们打算进攻到哪里?”
李三一沉思片刻,缓缓回答道:“嗯,最多也就到礼县城那里吧。毕竟我们的兵力有限,再多的话就有些吃力了。而且,我也担心好。咱们目前还很弱小,经受不起失败的打击。”
秦怀玉点点头,表示理解,接着又试探性地问道:“那这样的话,是不是就要准备和谈了呢?”
李三一微微一笑,说道:“这还得看威国那边的意思。如果他们愿意和谈,那自然最好;如果不愿意,那我们也只能继续打下去了,说不定就到他们都城了。”
秦怀玉继续问道:“好的,那武侯关这个通道怎么办呢?是不是要先把防御工事做好呢?还有,如果朝廷也要驻军,那应该安排他们在哪里呢?”
李三一思考了一下,回答道:“这次我打算把防御工事建在武侯关的外围。武侯关太长了,足有十里,我们可以在南北两头驻守,中间的部分还可以当作仓库使用。至于县城和关口之间,我们就边走边看,能打到哪里就守住哪里。朝廷的人就驻守在分界线上。咱们主要是守住武侯关。确保封地安全。”
秦怀玉听完之后,嘴角不由得泛起一抹轻笑,他朗声道:“哈哈哈,如此一来,这可就完全取决于王万户的能耐啦!若能成功攻下武侯关,那绝对是一份了不起的功劳呢!至于这份功劳究竟有多大,那可就得看他们那三四千人的本事咯。不过依我之见呐,威国的一万援军可不是那么好相与的,这恐怕会是一道极难跨越的关卡啊。”
李三一颔首表示赞同,应道:“嗯,所言甚是。只要主帅不是蠢货,愿意放权,让他们一路进攻到礼县城便足矣。但若是援军被成功击退,那接下来的局面可就有意思咯。”
秦怀玉面露惊愕之色,追问道:“那个主帅难道会如此愚笨不成?”
李三一若有所思地摇了摇头,缓声道:“这世间之事,又有多少是可以常理度之的呢?有时候啊,这世界就如同一个草台班子一般,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秦怀玉闻言,不禁哑然失笑,叹道:“罢了罢了,且看这两天局势如何发展吧。”
然而,战事的进展却远远超出了李三一的预料。就在王向阳领着秦州大营的人匆匆赶到礼县城楼下时,城楼已然被郭嘉率领的人马所攻克。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武侯关的守将司将军竟然被百夫长曹广辉斩杀于床榻之上。
王向阳留下一个百夫长带人协助处理礼县城里的事情后,便马不停蹄地根据所掌握的情报,果断地选择在礼县城南十里处设下埋伏。然而,他心里也很清楚,尽管他的军队有三四千人,但要想在这场埋伏战中击败敌人的上万人马,无疑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就在王向阳紧张地部署埋伏的时候,远在他处的李三一突然收到了王向阳的求援信。当他得知王向阳竟然打算设伏时,不禁好奇地问道:“什么?他要埋伏?”
李三一满脸狐疑地接过被派来送信的人手中的信件,仔细端详着。来人正是王向阳的亲卫队千夫长,李三一自然是认识的,否则他恐怕真会怀疑这封信是伪造的。
李三一打开信笺,便迫不及待地匆匆浏览了一遍,随后毫不犹豫地将信笺递给了站在一旁的秦怀玉。秦怀玉接过信笺后,迅速地阅读起来,不一会儿,他便看完了信中的内容。
看完信后,秦怀玉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自信的微笑,他立刻对李三一说:“大人,我认为王万户的计策是可行的。”
李三一听到秦怀玉的话,原本有些焦躁的心情稍稍冷静了下来,他若有所思地看着秦怀玉,缓缓说道:“哦?你说来听听。”
秦怀玉见李三一愿意听取他的意见,心中一喜,连忙分析道:“其一,咱们以逸待劳,占据有利地形,有心算无心,这本身就是一条胜算较大的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