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太子半夜被叫醒(第2页)
“嗯,这个主意倒是不错。不过目前来看,咱们还不能这么做。不过可以先把这个想法记下来,等以后有机会了再试试看。不得不说,这小子的点子还真是挺新颖的。一直让属下的人清楚地知道是谁给了他们机会,这样一来,他们自然就会对我们感恩戴德了。只可惜啊,现在朝廷已经开始腐败了,这种事情暂时还不能做。父皇他正值壮年,身体康健,孤还有足够的时间去慢慢布局。至于李三一那里嘛,就先把它当成一个军官的培训基地好了!”太子略作思考后,否定了情报官员的提议,但同时也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答复,算是一种变相的认可吧。
“这段时间以来,从边疆宣旨归来的礼部侍郎和兵部侍郎都在不遗余力地为李三一招揽人才。无论是落榜的书生、武举的人才,还是退伍的军人、工匠,甚至是佃户,都成为了他们的目标。毫无疑问,李三一肯定许下了不少诱人的好处,才会让这两位侍郎如此尽心尽力。”
情报官员接着又透露了一件事情:“秦州州牧虞文奇,每接收一个流民,李三一就会给他一两银子作为报酬。而关中地区这次有数十万灾民前往河西郡,沿途还设有救济点。如此大规模的行动,整个大武官场却如同睁眼瞎一般,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表示反对或者质疑。”
太子听后不禁抱怨道:“呵呵,这就是我们大武的官员啊!面对这样的情况竟然都能视若无睹。”
情报官员紧接着问道:“那两位侍郎所招揽的这些人,可都是大武朝堂淘汰下来的人才啊,其中或许真有可用之才。我们就这样放任不管吗?”
太子无奈地叹了口气,说道:“罢了,就当是便宜了李三一吧。总好过这些人被其他中原王朝招揽去。毕竟,肉烂在锅里总比流到外人田要好些。”
“这李三一确实精明过人啊!落榜书生他要也就罢了,竟然连那些上榜的也不放过。不仅如此,他还对等候补缺的官员给予优厚待遇,不仅发放五十两的安家费,每月还有五两银子的补贴,美其名曰官场实习。更厉害的是,他在长安设立了河西郡驻长安办事处,去河西郡的人可以让家人在此地领取银子,而且有去河西郡实习的人,还能通过这个办事处将朝廷的事情传递给他们。”情报官员详细地向太子禀报着。
太子听完后,若有所思地问道:“那么,这个办事处就只在大武设立吗?其他中原王朝有没有类似的机构呢?”
情报官员连忙回答道:“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其他王朝有这样的机构,不过倒是发现了一些奴隶。”
太子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然后说道:“先不说他了,现在距离上朝时间也不远了,还是谈谈其他几个兄弟的情况吧。”
情报官员应道:“是,殿下。我们发现魏王在他的封地西边有一个秘密营地,人数大约在五百人左右。”
太子闻言,露出一丝惊讶之色,赞叹道:“哦?没想到啊,他竟然在封地还有这样的秘密营地,不愧是我们兄弟几个中最聪明的一个。只是,他从哪里弄来这么多钱呢?”
“我让人调查了,说来也巧,魏王的手下三月份来长安办事情,看到咱们的药酒卖得如此之火,便随手买了一车回去给魏王。魏王见此情形,犹如发现了一座金山一般,立刻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毫不犹豫地将咱们府里的药酒贩卖到河东几国,这一来二去,可真是赚得盆满钵满啊!”情报官员详细地解释道。
太子听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轻声说道:“哦,想不到这魏王还有点商业头脑嘛。不过,这里距离李三一的地盘也就二百多里地而已,我听说他的家兵实力相当不错,到时候给他下一道调令,让他出兵协助,应该不成问题。”
然而,话锋一转,太子似乎又改变了主意,自言自语道:“嗯……算了,用李三一还不如用咱们自己的人呢。毕竟,自己人用起来更加放心些。而且,到时候从北关口回来的路上,正好可以顺路去办这件事,就当是对他们的一次实战检验吧。”
情报官员连忙附和道:“是,殿下您这一招真是高明啊!属下佩服得五体投地。属下一定会继续密切关注此事的进展,一有新的消息,立刻向您禀报。”
太子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他轻轻颔首,表示对汇报内容的认可。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太子的内心却如波澜壮阔的大海一般,思绪翻涌。
他喃喃自语道:“蜀王那里,实在是太过安静了……”这句话仿佛是一道谜题,让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
一旁的人见状,连忙解释道:“我们的人一直都在密切监视着蜀王的一举一动,不仅府内有我们的眼线,就连他的封地周边也都安排了人手。只是,蜀王的封地南边紧挨着万座大山,那里是南蛮子的地盘,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而且,据我们所知,蜀王府及其周围二十里范围内,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太子微微皱眉,似乎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他沉默片刻,接着问道:“那么,汉王那边呢?”
“目前来看,汉王倒是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不过,上次借着秦府九小姐被害一事,我们成功地将他的封地削减至一个县城。从那以后,他便开始对自己府里的人进行精简,如今只剩下原来的三成。而我们安插在他府里的人,也恰好被他精简了出来。”
太子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显然对汉王的这一举动感到有些担忧。不过,他很快就恢复了镇定,冷静地吩咐道:“既然如此,那就加强对外围的监测力度,看看是否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另外,再想办法从内部寻找突破口,看看有没有机会可以利用。”
“遵命,殿下。”那人恭敬地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