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太子对话(第2页)
“是,殿下。”情报官员连忙应道,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他可不想因为游坦本的事情惹得太子不高兴。
“对了,说是胭脂城,李三一当了伯爵,现在怎么样了?”太子突然想起了另一件事情,随口问道。
“根据监控情报,秦州大营林万户协助清理逃兵后,先是在北关口北面再建建了一个防御工事,完全由他们的家兵把守。”情报官员赶紧回答道,他知道太子对这件事情比较关注,所以回答得格外详细。
“哦,他的家兵现在有多少?”太子追问道,他对李三一的实力很感兴趣。
“有四千多人,具体数字不清楚,他的家兵管理很严,我们的人还没有渗透进入家兵营地。”情报官员如实说道。
“哦,四千多人,也不多,他封地现在有多少人?”太子微微皱眉,似乎对这个数字有些不满意。
“五六万?”太子闻言,不禁惊讶地挑起了眉毛,“光新开垦的土地就有五万亩之多,再加上大量雇人修建城池和封地道路,这实际人口岂不是有十万上下了?”
他若有所思地摸了摸下巴,继续说道:“此人不仅有带兵之能,还有理财之智啊。而且还如此大方,只要有人去他的封地干活,工钱不但不克扣,还能及时发放。更有传言说,他连租金都要降低至四成,这可真是够慷慨的。”
太子转头看向情报官员,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以前收六成租金,就已经比同行低了,现在若是真能收四五成,那不知会有多少人愿意举家搬迁到他那里去呢。”
太子顿了一下,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对了,他那药酒和造纸工坊应该也赚了不少钱吧?这半年来,咱们府里靠酒水生意也着实赚了不少呢。”
情报官员点点头,应道:“正是如此,太子殿下。这李三一确实很有头脑,不仅在农业和商业上颇有建树,在军事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他打算整合朝廷指派的兵力,然后去巡逻关口,并在北关口到胭脂城张家镇之间修建烽火台和卫所。”
太子听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哦?原来如此,他这是想要通过实际占领这一带地区,来巩固自己的势力啊。若是烽火台能够连成一线,再加上大量的农牧民在此定居,那么这片河西郡就可以真正纳入我大武的版图之中了。”
一旁的情报官员点头应道:“嗯,确实如此,毕竟这里是他的封地,他自然会用心经营。”
太子对此表示肯定,他接着说:“他的封地,虽然现在属于他个人所有,但百年之后,终究还是会成为朝廷的土地。”
情报官员附和道:“没错,伯爵的爵位通常只能传承三代,三代之后,其家族就会沦为普通百姓,而朝廷也会收回所有的管辖权。”
太子点了点头,然后继续问道:“关于他的其他方面,还有什么消息吗?”
情报官员回答道:“他的奴仆们新修了一条水渠,这条水渠的建成,一下子解决了至少三十万亩土地的灌溉问题,使得原本干旱的河西郡丘陵地带,摇身一变成为了肥沃的水浇地。”
太子不禁感叹道:“哦,这小子还真是有头脑啊!他竟然把从商业活动中赚取的钱财,都用在了这河西郡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了。”
太子一边说着,一边露出了赞赏的笑容,显然对李三一的做法非常满意。
“真如殿下所言,李三一这近一年在修建城池、封地道路,水利工程上投资不下五十万两银子。一般人真没这么魄力。”情报官员附和着太子的话,同时也对李三一的行为表示钦佩。
“哈哈哈,还真是个人才啊!”太子心情愉悦地笑着说道,“咱们派出的士兵现在情况如何呢?”
情报官员赶忙回答道:“他们目前还在训练当中,不过情况有些特殊。朝廷、咱们以及秦州大营派去的士兵,都先被胭脂城府兵营派去的人进行了整合和训练。”
太子听后,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他们的训练方式和其他府兵营一样吗?”
情报官员连忙解释道:“是一样的,不过有一点不同。李三一这个人非常特别,他把所有的兵部训练都落到了实处,不仅不克扣粮饷,而且纪律也非常严明。”
太子听了,对李三一更加感兴趣了,追问道:“哦?那还有哪点不一样呢?”
情报官员注意到太子对这个话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于是他详细地解释道:“进入军营之后,士兵们必须认字。据我所知,李三一的家奴也是如此,如果他们没有一技之长,并且还不认字的话,根本就不会有人购买他们。”
太子听完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他的眉头微皱,似乎在脑海中仔细琢磨着这些信息。过了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问道:“哦,这么说来,李三一的家奴,除了那些拥有特别技能的人之外,其他人都认字咯?”
情报官员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没错,正是如此。”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似乎对这个情况非常了解,没有丝毫的犹豫和迟疑。
太子继续追问:“那么在军营里,对于识字数量有没有更具体的要求呢?”
情报官员略微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道:“当然有。在军营里,对于认字数量有着更为严格的规定。如果一个人的认字数量不超过一百,那么他就无法担任官职;而如果认字数量不超过五百,那就连总旗这样的职位都无法胜任。只有认字数量达到一千字以上的人,才有资格担任百夫长及以上的职位。”
太子听后,沉默了片刻,他的目光凝视着远方,似乎在思考着这些规定对于军队管理和战斗力的影响。
“要不要在太子府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