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李三一开始巡逻封地
李三一摇了摇头,回答道:“不用了,留下一半人就够了。让他们轮流休息,但是在岗的人还是要按照以前的训练标准进行,毕竟这些都是他们以后保命的资本啊。”
赵东初点头应道:“是,大人。”
“大人,按照您之前的吩咐,那些离开的人都已经按照相应的标准发放了银两。五百户长给了一千两,百夫长给了三百两,总旗给了一百两,小旗给了五十两。”赵智恭敬地向李三一汇报着。
当初李三一特意留下了不少银子,就是为了给这些离开的人一些“嫁妆”,希望他们能够在离开之后不至于生活太过窘迫,同时也希望这样能稍稍缓解一下他们可能会产生的“腐败”念头。
李三一微微颔首,表示对赵智工作的认可,然后接着说道:“嗯,很好。既然如此,就按照这个标准,也给剩下的军官们发放银两吧。另外,给赵千户一万两,你自己一千两。等你把那边的交接工作完成之后,就到我这边来。”
“多谢大人赏!”赵东初立马谢道。
赵智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连忙应道:“是,大人!多谢大人赏!”
就在这时,一旁的赵东初也插话道:“大人,还有一件事。胭脂城的那几位巨头听闻大人您晋升伯爵和校尉,都非常高兴,他们想邀请您去聚一聚,不知道您什么时候方便呢?”
李三一略作思考,回答道:“目前这里的事情还没有完全理顺,这样吧,一个月后我再过去。你先替我转告他们,让他们不必着急,安心等待即可。”
赵东初连忙点头应道:“是,大人!我一定会将您的话一字不差地传达给他们。”
“大人,那些伤亡袍泽的家属是否还需要继续补充到河西郡?”赵智满脸疑惑地询问道。
李三一稍微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嗯,继续补充吧。你到了这边之后,还是担任长史一职。这样一来,麻伟就能安心地训练军队了。”
赵智闻言,立刻应道:“是,大人!”别看北关口长史是五百户级别,那可是校尉心腹,毕竟管理一大摊子事。
李三一随即转头看向赵东初,嘱咐道:“胭脂城府兵营那边如果有家属过来,就让他们直接到北关口找赵智即可。”
赵东初连忙点头称是。紧接着,他似乎有些犹豫,但还是鼓起勇气问道:“大人,我家里人想做您的药酒和竹纸生意,不知道是否可行呢?”
李三一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趣,他反问赵东初:“哦?你家主要是做什么生意的呢?”
赵东初赶忙回答:“我家主要经营粮食和一些特产。”
李三一接着追问:“那你们有做过外贸吗?”
赵东初面露遗憾之色,摇了摇头道:“没有。”
李三一微微一笑,解释道:“其实也不瞒你,现在药酒这门生意,在长安已经有两位贵人在做了,而秦州州牧虞文奇则负责秦州的市场,吴国也有了指定经销商。至于竹纸生意,秦州、长安和耀州的市场都已经被瓜分出去了。大武境内其他地方要是有兴趣做,可以试试,国外的话,要是有能力,也可以探探路。”
“这样啊,那我先回去跟族里人商量一下,看看他们的意见如何。”赵东初听了李三一的话,稍稍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
李三一见状,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知道这种事情需要时间去考虑和权衡,毕竟涉及到整个家族的利益。
过了一会儿,赵东初似乎思考得差不多了,他抬起头看着李三一,接着说道:“行,我回去后会尽快与族里人商议此事。如果大家都同意,我再来找您。”
“好的,没问题。”李三一微笑着回答道,“这样吧,我给你写封信。如果你决定要做这件事,就直接拿着这封信去府里找管家鱼富贵,他会安排好一切的。”
说完,李三一拿起桌上的毛笔,稍作思考后便迅速地写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封信就写好了。
赵东初接过信,感激地说道:“多谢大人!您真是帮了我们家族一个大忙啊!”
“哈哈哈,不必客气。”李三一豪爽地笑了起来,“以后大家相互照应,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哦,对了,既然你家是做粮食生意的,那么应该会有一些多余的粮食吧?”
“是的,大人。”赵东初连忙回答道,“我们家确实有一些多余的粮食。”
“那就好。”李三一满意地点点头,“你可以把这些多余的粮食送到我的封地去,交给管家鱼富贵。我会以比市价高半成的价格收购,这样也能让你们多赚一些。”
赵东初听了,心中一喜,连忙应道:“是,大人!我一定会把您的好意转达给族里的。”
这时,一直站在旁边的赵智突然插话道:“大人,我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我们那个村子离这里有些距离,您看我们需不需要把村子搬迁到这里来?”
“不用了,目前这边的灌溉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新修建的水渠最多也只能覆盖城池周边地区。如果超出这个范围,用水将会变得极为不便,而且也没有多余的土地可供利用。所以,府里目前的主要任务还是集中在基础建设方面,比如修路、建设村镇、建造烽火台以及卫所等等。”李三一一脸认真地解释道。
赵智听后,脸上露出些许遗憾之色,但他还是表示理解地点点头,说道:“行,那就等以后再看吧。”
李三一挥手,笑着说:“好啦,别太在意。现在可以先让给府里收购一些鲜花和油脂,要是还有多余的人手,就安排他们去工地上干活吧。”
赵智连忙应道:“是,大人。”
随后,三人又针对府兵营的交接事宜进行了一番详细的商议。待所有事项都讨论完毕后,赵东初和赵智才起身向李三一道别,然后离去。
李三一经过一整天的忙碌,终于处理好了驻军的各项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