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与荻华谈村镇建设(第2页)
“嗯,你这个想法确实不错。要建就离远点,至少二十里,要是以后造纸工坊扩大生产,总不能把水渠搬走吧!”李三一微笑着说道,“不过呢,咱们也不能操之过急。毕竟,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先把原来男爵府封地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那里安置五十万人应该不成问题。”
荻华听后,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是我考虑不周了,有些冲动了。”
李三一连忙摆手,安慰道:“倒也不是,只是现在我们的力量还比较薄弱,需要把有限的人力、物力都用在刀刃上。如果盲目扩张,不仅会浪费宝贵的资源,还可能导致其他方面的问题。所以,你的这个想法可以先放一放,等我们的实力更强大一些,再将其纳入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当中。”
荻华点点头,表示理解,“我明白了,少爷。那如果封地能够有五十万人的话,我们再来搞这个大型工程,就不用担心没有足够的青壮年民工了。”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李三一赞同地说,“而且,关于村子的主要管理人员,我觉得还是优先选用退伍军人比较好。尤其是那些因为受伤而退伍的家兵,或者是从胭脂城府兵营、秦州大营来的,他们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纪律性。如果这些人还不够的话,再从府里的下人中挑选一些合适的人派遣过去。”
荻华略加思索,对这个方案表示认同:“嗯,如此安排确实颇为合理。依此计算,每一百户设一个组长,那么一个村子大约可安置六位退伍军人。”
“有一个事情,需要特别注意一下,”李三一表情严肃地说道,“在安排村民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人口情况,尽量把五口以上的人家进行拆分,尤其是那些已经成家的。”
荻华听后,满脸疑惑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呢?”
李三一解释道:“咱们现在是在新建河西郡,我可不想将来被一些人所左右,甚至成为别人的傀儡啊。”
荻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哦,我明白了,少爷您是担心宗族势力吧。毕竟自古以来,皇权都难以真正延伸到乡村,少爷您若想将权力下达至村镇,宗族势力确实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没错,”李三一接着说道,“不过,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分化他们。首先,咱们府里现在并不缺钱,在建设新村时,房子的大小可以参照城里的标准,三丈宽,十丈长。其次,在分配房屋时,尽量把同姓的人分开或者有姻亲关系户,或者安排到不同的村、镇居住。这样一来,距离远了,彼此之间的关系自然就会淡一些。最后,对于分家的情况,我们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比如家里有几个兄弟的,每拆分一次,就给予他们当地的一块宅基地,或者在另一个村子购买新房时,可以享受租金或售价的折扣优惠。”
“嘿嘿,少爷您这一招真是高明啊!”荻华满脸谄媚地笑着说道,“如此一来,不仅能让大后方保持安宁,还能有效避免前方打仗时后方造反的情况发生呢。”
李三一微微颔首,表示赞同荻华的说法,还是解释道:“咱们李家虽然是靠军功起家,但大后方的稳定同样至关重要。毕竟,战争不仅需要前方士兵的英勇奋战,还需要后方的全力支持。如果后方动荡不安,那前方的战事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他稍作停顿,继续说道:“所以,我主张家庭小型化,这样有助于维护村子的管理。因为当人心都被私欲所左右时,他们往往会更倾向于自己的小家庭,而对宗族的考虑就会相对减少。当然,在推行这一政策的同时,我们也要做好思想工作,让村民们时刻牢记,是谁给了他们如今这样的生活。”
荻华连连点头,应道:“是,少爷,您说得对极了!我一定会让各村、组长及时宣传伯爵府的政策和功绩,让每一个村民都清楚地知道,一个组、一个村就是一个紧密的集体。”
李三一满意地点点头,又补充道:“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村组之间经常举办一些比赛活动,比如开荒种地、采摘鲜花、弓箭射击、跑步比赛、搭帐篷、打水,甚至是蒸馒头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既能增强村民们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又能让他们在娱乐中更好地融入集体,淡化宗族势力的影响。”
“好的,少爷,我都记下了。”荻华笑着回答道,“我会按照您的指示去做,让村民们以自己的小家为荣,以村组为荣,从而逐渐淡化宗族势力。”
李三一颔首,表示赞同:“正是如此。而且,六七个村子可组成一个镇子。至于镇子的管理人员,可以由府里派遣,亦或从村长中遴选,皆可。”
荻华应道:“是,少爷。此次征战下来,退伍军人不在少数,应当足以满足需求。”
李三一点头称是:“嗯,如此甚好。待十个镇组成一个县后,我们便逐渐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根据地。”
荻华面露喜色,笑道:“哈哈哈,依我之见,今年定能达成此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特别留意,绝对不能出现那种为虎作伥、以大欺小的恶劣行为。村民们应该相互监督,如果发现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一定要立刻展开调查,并及时进行处理。对于那些情节严重的人,就直接送到西边去挖矿吧!”李三一神情严肃地叮嘱道。
“在村子规划时,一定要留好排水沟,确保五十户就有一处公共厕所,一百户有一口水井,而且公共厕所和水井之间的距离要至少间隔百步以上。”李三一详细地解释着,生怕有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