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蓝氏最终判决(第2页)

“啪!啪!啪!”

清脆而骇人的鞭声一声接一声响起。执法弟子依令挥鞭,重重落在蓝启仁与蓝曦臣的背上。

两人紧咬牙关,冷汗瞬间浸透衣衫,身体因剧痛不住颤抖,却丝毫不敢运功抵抗。每一鞭都蕴含着先祖所赋予的惩戒之力,不仅伤及皮肉,更直击神魂。

刑罚执行完毕,蓝启仁与蓝曦臣早已支撑不住,被几名弟子上前小心搀扶到一旁石阶坐下。

两人面色惨白如纸,嘴唇咬出血迹,背上衣衫破碎,伤痕纵横,血肉模糊,气息微弱,显然痛苦至极。

蓝忘机放在膝上的手微微攥紧,移开了目光。他并非心软,而是不愿见亲人如此受刑,尤其这刑罚,多少也与他昔日所承受的委屈有关。

魏无羡察觉到他细微的情绪,轻轻拍了拍他的手,声音平静却带着安抚:

“蓝湛,这是他们应该承担的因果,也是他们新生的开始。”

他乐于见到这两人受罚,若不是他及时觉醒,他的二哥哥也会被这样对待。这顿鞭子,是他们该付的代价。

蓝忘机微微点头,心下稍安。这次惩罚重在惩戒与警示,并非毁灭。只要医治得当,一年内便可恢复。

蓝安看着他们,语气稍缓,却依旧严肃:

“刑罚已毕,旧过暂清。但姑苏蓝氏沉疴已久,拨乱反正并非一日之功。既需雷霆手段,亦需有长远之策。”

他目光转向静坐屋脊的蓝忘机,声音变得郑重温和:“忘机。”

蓝忘机闻言,起身恭敬行礼:“先祖。”

“幻阵之中,你的表现,我们都有目共睹。你心性坚毅,持身以正,明辨是非,忍辱负重,未曾辜负蓝氏祖训,远胜你的父兄和叔父。”

蓝安眼中流露出赞许与一丝歉然,“如今家族百废待兴,积弊深重,急需一位心性、能力、魄力都足够的人引领变革,整顿门风,清除败类。

我知你向来不喜权势纷扰,也不善周旋言辞。但家族正值危难,你是否愿意暂担重任,牵头组建‘督察阁’,监督宗主与长老行事,裁决家族重大事务,修订家规祖训,引导蓝氏重回正轨?”

蓝安顿了顿,又解释道:

“这‘督察阁’是非常时期的临时设置,并非宗主之位,你不必困于日常琐务。而是执掌家族法度与方向之剑,地位等同甚至高于宗主。

你只需把握大局,具体执行可交由可信之人。待家族拨乱反正、一切安稳之后,自会还你自由,绝不会以此职长久束缚于你。你可愿答应?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蓝忘机身上。蓝曦臣望向弟弟,眼中既有愧疚,也有期盼。蓝启仁神色复杂,却也知道这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萧然也看向蓝忘机,语气难得认真了几分:

“小子,这差事麻烦得很,但总得有人来做。我看你比你爹、你叔、你哥都靠谱多了。蓝家往后能不能有点活人味儿,就看你的了。”

蓝忘机沉默片刻。督察之权,变革之责,确实不是他心中所愿,也并非他擅长之事。他向来习惯约束自身,而非引领众人。

但目光所及,是族人惶惑不安的脸庞,是家族积重难返的沉疴,是先祖眼中沉重的期盼,更是身旁……他悄然看向魏无羡。

魏无羡并未替他做出任何决定,只是温柔而坚定地回望他,轻声道:

“蓝湛,跟着你的心走。无论你做什么选择,我都会支持你。”

这句话如同定心之石,驱散了他心中最后一丝犹疑。

他的心其实早已明确——他无法对家族的衰败置之不理,不能辜负这份厚重的托付,更不愿辜负身边人毫无保留的支持。责任固然沉重,但若能换来蓝氏新生,他愿意承担。

他转过身,面向蓝安及所有蓝氏门人,声音清冷却坚定:

“忘机,义不容辞。”

短短六字,重若千钧。蓝氏子弟心中顿时一定,仿佛终于找到了主心骨。

“好!”

蓝安眼中露出欣慰之色,“即日起,成立蓝氏督察阁,由蓝忘机执掌。阁内成员由忘机与诸位长老共议推举正直贤能之人担任。

宗主、长老会一切决策,需报督察阁审议通过方可执行!原有家规除根本三训之外,全部废止,由督察阁牵头,于三月内重订新规,报我与阿然过目!”

他最后看向石阶上虚弱不堪的蓝启仁和蓝曦臣:

“你二人,待伤势稍缓后,须留在族中,协助忘机与督察阁推行变革。亲身参与每一场新规的讨论与修订,亲眼看着蓝氏如何刮骨疗毒、清除积弊。

待新规初定,风气渐转,你二人再离族游历,亲自去看这人间百态,反思己过!不可再逃避。”

这才是真正的惩处——让他们亲眼看着自己建立的“秩序”被推翻,亲手参与重建,在痛苦与反思中真正蜕变。

“启仁/曦臣,遵命!”两人忍着痛意,虚弱地躬身领命。

蓝安处理完毕,转向魏无羡,拱手一礼:

“神尊,这是我姑苏蓝氏内部初步的安排。具体细则,待返回云深不知处后,由督察阁详细商议,再推进执行。您看如此可还妥当?”

魏无羡微微点头,目光扫过一片肃穆的蓝氏众人,淡淡道:“如此安排尚可。本尊会拭目以待。”

他的目光在蓝忘机身上停留片刻,隐约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暖意,“望尔等谨记今日之训,莫要辜负这番代价。”

蓝氏内部的审判与决策,暂告一段落。空气中的沉重尚未消散,所有人的目光已不由自主地、带着更深的惊惧,投向了兰陵金氏的方向。

相较于蓝启仁与蓝曦臣受刑后近乎虚弱的沉寂,金氏阵营则是一片死水般的僵冷。

金光瑶低垂着头,面容隐藏在阴影里,看不清神情。其余金氏长老与子弟,个个面如土色,冷汗涔涔,几乎不敢呼吸。

他们心知肚明,与姑苏蓝氏那“情有可原”却“行差踏错”的家丑相比,兰陵金氏在金光善领导下所做的种种,才是真正浸透了肮脏与算计的脓疮,一旦揭开,必将腥臭冲天,万劫不复。